应用

技术

物联网世界 >> 解决方案 >> 物联网方案
企业注册个人注册登录

物联网:互联网的终结者

  互联网(Internet),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标准的网络TCP/IP协议族相连,链接全世界几十亿个设备,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这是一个网络的网络, 它是由从地方到全球范围内几百万个私人的、学术界的、企业的和政府的网络所构成,通过电子,无线和光纤网络技术等等一系列广泛的技术联系在一起。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互联网带有范围广泛的信息资源和服务,例如相互关系的超文本文件,还有万维网的应用,支持电子邮件的基础设施,点对点网络,文件共享,以及IP电话服务。

  在1950年代,通信研究者认识到需要允许在不同计算机用户和通信网络之间进行常规的通信。这促使了分散网络、排队论和分组交换的研究。1960年,美国国防部高等研究计划署(ARPA)出于冷战考虑创建的ARPA网引发了技术进步并使其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中心。1973年,ARPA网扩展成互联网,第一批接入的有英国和挪威计算机。

  1974年,ARPA的罗伯特·卡恩和斯坦福的温登·泽夫提出TCP/IP协议,定义了在电脑网络之间传送报文的方法(他们在2004年也因此获得图灵奖[2][3])。1983年1月1日,ARPA网将其网络核心协议由NCP改变为TCP/IP协议。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创建了大学之间互联的骨干网络NSFNET,这是互联网历史上重要的一步。在1994年,NSFNET转为商业运营。1995年随着网络开放予商业,互联网中成功接入的比较重要的其他网络包括Usenet、Bitnet和多种商用X.25网络。

  1990年代,整个网络向公众开放。1991年8月,蒂姆·伯纳斯-李在瑞士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创建了HTML、HTTP和最初几个网页之后两年,他开始宣扬其万维网项目。在1993年,Mosaic网页浏览器被发布了,在1994年晚期,公共利益在前学术和技术的互联网上稳步增长。1996年,“Internet”(互联网)一词被广泛的流传,不过是指几乎整个的万维网。

  经过多年的发展,互联网已经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为全人类提供了便利。电子邮件、即时消息、视频会议,网络日志(blog)、网上购物等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 一种生活方式;而基于B2B,B2C等平台的电子商务,跨越洲际的商务会谈以及电子政务等等为商业与政府办公创造了更加安全,更加快捷的环境。但是随之而 来的不全是正面的影响,垃圾邮件、网络蠕虫病毒、恶意代码、恶意软件等等也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缩写IoT)是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物联网一般为无线网,而由于每个人周围的设备可以达到一千至五千个,所以物联网可能要包含500兆至一千兆个物体。在物联网上,每个人都可以应用电子标签将真实的物体上网联结,在物联网上都可以查出它们的具体位置。通过物联网可以用中心计算机对机器、设备、人员进行集中管理、控制,也可以对家庭设备、汽车进行遥控,以及搜索位置、防止物品被盗等,类似自动化操控系统,同时通过收集这些小事的数据,最后可以聚集成大数据,包含重新设计道路以减少车祸、都市更新、灾害预测与犯罪防治、流行病控制等等社会的重大改变。

  当今的电脑以及互联网几乎完全依赖于人类来提供信息。互联网上大约有50 petabytes(petabyte 为1,024 terabytes)的数据,其中大部分最初由人来获取和创建的,通过打字、录音、照相或扫描条码等方式。传统的互联网蓝图中忽略了为数最多并且最重要的 节点人。而问题是,人的时间、精力和准确度都是有限的,他们并不适于从真实世界中截获信息。这是大问题。

  我们生活于物质世界中,我们不能把虚拟的信息当做 粮食吃,也不能当做柴火来烧。想法和信息很重要,但物质世界是更本质的。当今的信息技术如此依赖人类产生的信息,以至我们的电脑更了解思想而不是物质。如 果电脑能不借助我们的帮助,就获知物质世界中各种可以被获取的信息,我们将能够跟踪和计量那些物质,减少浪费、损失和消耗。我们将知晓物品何时需要更换、 维修或召回,他们是新的还是过了有效期。物联网有改变世界的潜能,就像互联网一样,甚至更深远。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联网设备已经不再局限于智能手机和计算机,而会覆盖交通物流、智能家居、工业检测和个人健康等各种领域。物联网是继通信网之后的另一个巨大的市场。

  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将是互联网。但互联网需要一系列技术升级才能满足物联网的需求,例如IPv6、Web_3.0。下一代互联网将使用IPv6协议,它拥有极大数量的地址资源,使用IPv6的程序能够和几乎所有接入设备进行通信。这个系统将能够识别任何一种物品。

  2016年11月18日在美国内华达州举行的3GPP RAN1 87次会议的5G短码方案讨论中,编码方案的选择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在长码方案竞争中,中国华为以微弱的劣势惜败。在短码方案的竞争中,华为公司的竞争对手是以美国公司为首的LDPC和TBCC阵营。具有竞争资格的三家企业,美国高通推LDPC方案,法国的Turbo2.0方案,以及中国华为的Polar code方案。最终,支持华为公司的提案的公司达到了59个,Polar code最终成为控制信道上行和下行的编码方案。而数据信道的上行和下行短码方案则归属高通公司LDPC码。

  这是中国通信技术第一次领先世界脚步,之前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技术虽然成为世界主流技术,但其中的核心长码编码Turbo码和短码咬尾卷积码,却不是中国原创技术。华为主推的Polar Code成为5G控制通道eMBB场景编码方案,编码被誉为通信技术的皇冠,是通信技术核心的核心,这意味中国抢下通信标准的话语权,将可拥有产业链先发优势。

  未来5G技术将会有助于实现「万物互联」,车联网、物联网、智能城市等许多领域都会被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