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技术

物联网世界 >> 物联网新闻 >> 物联网热点新闻
企业注册个人注册登录

央行《2014年支付报告》凸显移动支付来势凶猛

2015-02-28 11:43 中文互联网数据研究资讯中心

导读:央行发布《2014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的报告显示,作为互联网金融重要组成部分的网络支付对传统金融机构和传统支付方式冲击之大超出预期和想象。网络第三方支付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支付发展速度之快,影响力、冲击力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

  央行发布《2014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的报告显示,作为互联网金融重要组成部分的网络支付对传统金融机构和传统支付方式冲击之大超出预期和想象。网络第三方支付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支付发展速度之快,影响力、冲击力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

  央行网站2月12日发布《2014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的报告。

  细细分析和研究这份报告,作为互联网金融重要组成部分的网络支付对传统金融机构和传统支付方式冲击之大超出预期和想象。网络第三方支付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支付发展速度之快,影响力、冲击力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一片颓废的传统银行等金融机构支付方式凋零之快出乎所有机构的预测。还是拿央行报告中的数据说话吧。

  2014年,网上支付业务285.74亿笔,金额1376.0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70%和29.72%。2014年,支付机构累计发生网络支付业务374.22亿笔,金额24.7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3.43%和137.6%。

  2014年网上支付与前几年一样,继续保持20%甚至30%以上的增速,特别是支付金额增速比全国2014年非现金支付业务增速快16.67个百分点。这标志着网上支付由注重笔数量的增长,开始注重实际交易金额“质”的增长。并且这种质的增长是跳跃性的。网上支付已经由过去支付结算系统的补充,开始喧宾夺主了。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互联网金融的网络支付将会很快替代传统金融机构支付方式,而成为主流结算支付工具。

  网上支付成为主流的背后是支付结算生产力的大解放和大提高。人们不必为了结算奔跑到实体店的银行网点去排队,费时费力不安全,效率极低,服务质量差,甚至遭受白眼等。在网上敲一下键盘,瞬间就可以完成所有经济活动中的一切结算支付工作。

  网上支付也有局限。虽然不受银行物理性网点之苦,但却受PC机体量等的约束,受物理性空间制约。怎么办呢?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约束的移动支付应运而生了。随时随地、无时无刻、不受任何地点限制,只要动一下指头,就可以完成一切支付结算交易。这对传统金融是革命性的,这对传统支付结算方式是颠覆性的。

  央行报告显示,2014年移动支付业务45.24亿笔,金额22.5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0.25%和134.30%。比2014年全部非现金支付结算的笔数和金额同比增速,分别高145.14个百分点、121.25个百分点;比全部网上支付结算的笔数和金额同比增速,分别高149.55个百分点、111.38个百分点。差距之大简直不成比例、无法比较。

  同时,移动支付的潜力非常之大,后劲非常之足。截止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人,手机支付用户规模达到2.17亿。与网民数对比移动支付客户潜力有4亿多,与手机网民数相比较有3亿多。未来移动支付客户将会呈现乘数几何式增长。这绝对是一块奇大无比、无穷无尽的大蛋糕。怪不得网络红包大战厮杀的“血流成河”?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业务继续大幅增长。截至2014年末,共有146家机构接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2014年,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共处理业务16.39亿笔,金额17.7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8.27%和87.86%。日均处理业务452.80万笔,金额491.42亿元。网上支付全覆盖、多领域、交互式等特点已经显现。

  随之而来的是对传统银行等金融机构支付方式带来的巨大冲击。还是拿数据说话吧。

  在网上支付特别是移动支付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传统银行等金融机构支付方式一片颓废,呈现出全部下降、全军覆没的状况。

  2014年,票据业务量的笔数和金额分别下降16.56%和6.16%。

  银行卡发卡量增速放缓2.10个百分点,其中借记卡增速放缓2.16个百分点、信用卡放缓1.58个百分点。

  每台ATM对应的银行卡数量较上年末下降0.95%;每台POS机具对应的银行卡数量较上年末下降21.72%。

  银行卡交易金额同比增速放缓16.01个百分点;全国银行卡笔均消费金额同比下降12.55%。

  网上支付特别是移动支付如火如荼,将继续呈现几何增长趋势,对传统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传统支付结算方式带来的冲击将会越来越大。支付结算作为银行三大主体业务地位已经不保,这个蛋糕份额正在急剧缩小和下降,直接动了传统银行的奶酪并且流失将会加剧。

  怎么办?传统银行要彻底放弃一些无谓的争论,比如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是否具有颠覆性的争论;彻底放弃打压互联网金融的歪招,乖乖地承认现实、面对挑战,快速拥抱互联网金融。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和出路。舍此别无他途,只能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