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技术

物联网世界 >> 物联网新闻 >> 物联网热点新闻
企业注册个人注册登录

透过苹果,看国产手机虚假繁荣的背后

2015-07-21 17:52 陈根
关键词:通讯设备手机

导读:只要你的产品足够好,对于消费者而言具有独特的使用体验,必然会在用户市场上获得快速传播,并且会建立持久的粘性。对于当前国产的智能手机而言,或许是时候冷静思考当前这种鼓吹出货量却无法交出利润的行为,这更像是一片虚假繁荣。

  日前,市场调研机构Canaccord Genuity分析师迈克·沃克利(Mike Walkley)预计,苹果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的营业利润几乎占了行业前八家厂商营业利润之和的92%,创下新纪录,在去年这一数字为65%。同期三星智能机营业利润占15%。苹果和三星两家公司的利润份额居然超过100%,原因是:在智能手机行业内,其他厂商有的不赚不赔,有的甚至亏损。

  7月20日,外媒Appleinsider称2015,第二季度,苹果iPhone出货量猛增54%,在此期间,苹果iPhone的出货量约为5420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苹果iPhone增长了54%。分析机构认为主要是因为中国市场需求旺盛,销量持续走高,进而带动了世界范围内iPhone的销售成绩。

  这张榜单的晒出,似乎给了我们当前国内的一些智能手机厂家一记耳光,我们整天在那里吹捧的出货量第一、第二,蓦然回首却发现国人根本就不关心这些低价产品,都在大肆追捧iPhone,国产智能手机陷入了一种比当前的传统制造业更悲哀的局面。今天的传统制造业至少还能赚取点合理的劳务费用,但在智能手机方面,仅苹果和三星两家的利润总和就超过了100%,这同时赤裸裸的揭示了当前智能手机产业中赔本赚吆喝的企业不在少数。HTC也难以幸免,近日,宏达电公布了未经审计的2015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第二季度净亏损为80.3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6.1亿元)。

  虚假繁荣背后的一地鸡毛

  关于国产智能手机我一直没有明白一件事情,某企业一直宣传颠覆这个产业,或是颠覆那个领域,还搞出了一套“传销”式的理论模式。在其手机的营销过程中,所采用的噱头就是借一些零部件品牌的势拆解零部件,用了谁家的芯片、谁家的屏幕、谁家的处理器,就差将自己LOGO在哪家印刷的也给爆出来。之后告诉大家说:“我组装好了,产品零部件组合能力全世界一流,产品性能是山寨机中的战斗机,现在不赚钱卖给大家。”

  这就好比有一天,某地有个人在村里吹牛说:“我的家庭是全村最幸福的,因为我的老婆是张三的,全球选美冠军;我的儿子是李四的,哈佛毕业;我的女儿是王五的,好莱坞明星……。”仔细一琢磨,这家庭似乎跟此人没有半毛钱关系,你认识张三的老婆叫高通又怎么样?她请你去她家吃饭又如何?吃完饭之后不仅要收你餐费,还要收你座位费(专利费)。我一直说,凡是以价格战取胜的,最终必因价格战而亡。但是结局从目前来看,这一场雪似乎来得比预想的快了一点。今天,不论是大神、小米、乐视、魅族,在硬商品领域如果不能通过产品的销售获取利润,在这条颠覆的道路上必然将越走越艰辛,最后当这阵互联网思维的歪风刮过之后,可能就只剩下一地鸡毛。

  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营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或许存在着“酒香还怕巷子深”的问题,但今天这一情况将不复存在。只要你的产品足够好,对于消费者而言具有独特的使用体验,必然会在用户市场上获得快速传播,并且会建立持久的粘性。对于当前国产的智能手机而言,或许是时候冷静思考当前这种鼓吹出货量却无法交出利润的行为,这更像是一片虚假繁荣。相比之下,华为、格力等实体企业的商业逻辑更为理性,通过产品获得足够的利润,并以此利润投入到研发中打造可持续的独特产品,让用户在使用产品的时候能不断产生期待。同时,独特的技术也是产品走向国际化的必须手段,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像我们的祖国母亲一样“宽容”。

  手机领域的盈利三大模式

  手机产业从诺基亚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不论是从产品技术、形态、功能、价值、商业模式方面来说,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商业模式而言,从开始的单一硬件产品销售,到了今天的转移支付与延迟支付模式的导入,不论这些商业模式怎么变化,苹果与三星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那就是不论如何鼓吹所谓的互联网思维颠覆,无非就以下三种模式,其中最靠谱的还是最原始的硬件销售盈利模式。

  1、直接赚钱模式。苹果与三星之所以赚钱,尤其是这只让人看了就想咬一口的苹果,他们在接受了资本主义的洗礼与教育之后,深知这些冷酷、万恶的资本主义与资本家。对于他们来说,如何伟大的鼓吹都没有直接赚钱来得现实,苹果今天的市值能够达到7000亿美金,显然和它的“吸金大法”有直接的关系。谷歌、微软、facebook、IBM、高通、FitBit等企业都是如此,只有为股东赚取到高额的利润,此时你所描绘的梦想才值钱,否则面临的结局就是被华尔街的资本家们用脚踢出市场。或许这值得当前国产智能手机,以及相关的智能硬件产业创业者们思考,通过硬件产品本身销售赚钱才是硬道理。

  2、转移支付模式。一些新进入的智能手机企业开始尝试将转移支付模式引入到智能手机领域,借这种模式获得消费者的认同。也就是说这个智能手机企业并不追求通过硬件本身来获得较高的利益,而只是将智能手机作为一个“引流”产品,然后借助于一些手机的周边配件与服务获取利益。类似于腾讯的QQ,QQ做为社交工具本身并不盈利,甚至亏损,但通过为QQ用户提供游戏以及其他的一些附加服务获取了高额的回报,是目前转移支付模式中比较成功的代表。在手机领域,比如微软、小米等都做过这方面的尝试,显然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模式在智能手机领域,至少从经济价值层面来看并没有获得比较好的回报;

  3、延迟支付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受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影响,基本是一些互联网企业在进入智能手机领域时所选择的玩法。比如小米就是这种模式比较典型的代表,不可否认的是雷军在小米模式上曾经是希望借助于“免费”手机的策略,大规模的培育用户,然后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寻找到一些价值点,借此为用户提供一些服务,获得商业回报。但目前看来这种模式有很大的困境,智能硬件本身与互联网的软产品还是存在的一定的区别,在当前各大互联网企业大举以真“免费”的方式进入智能手机领域拼杀时,本身就对价格敏感的群体显然会在价格的影响要素下失去品牌忠诚度。这就意味着,小米所描绘的大数据挖掘价值模式,很大可能在数据还没开始挖掘时,就已经被用户抛弃了。

  相比较于苹果,我们都缺了什么?

  不论企业选择何种商业模式,归根结底都需要盈利,需要赚钱。赚钱本身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反而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对于国家、企业、员工、社会、供方、用户等方面来说,都是一种相对比较负责任的行为。那么,在苹果即将赚取全球智能手机100%利润的时刻,来想想我们的国产手机能否从中分一杯羹,这或许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点,我的建议如下:

  1、华为,缺了一个系统。随着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的爆增,自家的麒麟处理器市场份额也开始水涨船高,这是目前国产手机唯一一家具有自主技术实力的企业。这就意味着华为只要坚持在智能手机核心技术研发这条路上走下去,在产品硬件上形成自身独特的技术特性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并且是目前唯一一家看得见的,能站在全球知识产权平台上进行国际化PK的中国本土企业。

  尽管在技术层面向好,但华为要想达到苹果的高度,关键还缺一个属于华为自身的IOS系统。如果华为不能打造一个属于自身的IOS系统,未来在全球的手机市场上顶多就是第二,或者第三,所能PK的对象就是三星。就算华为在硬件本身性能上能够做到与苹果一样的性能,或者是超越苹果的性能,但在用户使用体验方面还是会逊色于苹果。其中关键原因就是操作系统,嫁接于安卓系统之上的系统。其最大的问题就是设备在运行时,一方面由于其开放导致了很多的“脏程序”挤占,另外一方面是在使用时,随时运行着“双系统”,也就是安卓的原生系统与自身二次开发的系统,这必然会影响使用性能。

  2、联想,缺了一位工程师。不论是当前的PC还是手机,不论联想当前在PC市场占据多么强大的市场份额,从盈利能力层面来看,都不抵苹果的三分之一。就以PC为例,IBM的ThinkPad被联想收购了之后,由联想所生产的ThinkPad与IBM所生产的ThinkPad,两者之间的产品性能与品质明显下降了一个档次。智能手机也是如此,收购了摩托罗拉,从智能手机的国际竞争力上来说具有了明显的优势,至少摩托罗拉为其贡献了价值不菲的相关专利。

  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不缺专利技术的联想要想在智能手机领域获得苹果、三星的这种成功,至少还需要跨越一个华为。暂且不谈联想在操作系统层面缺失的问题,就单一从手机硬件本身来看,联想缺的是一位能够研发独特技术,并能将这种技术可靠的在商业化中应用的工程师。可以说,在智能手机领域中,搞不出独特技术性能的产品都是耍流氓。

  3、小米,缺了一只手机。尽管当前小米手机的出货量还排在中国本土手机领域第一的位置,但其“钱”途已经黯然。在我看来,其中最关键的是小米缺了一只手机,也就是说这只手机没有一样东西是属于自己的。扒开小米手机帝国一看,从2011至今所走过的4个年头中,除了卖了很多只组装手机之后,没有形成自身的一点硬实力。而唯一所引以为豪的MIUI系统,这种软设计层面的东西却是一件很容易在短时间内被替代的东西。

  不论是其接下来在国内市场的竞争,还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连属于自身的技术都没有的小米,更不要谈独特技术。可以说小米是当前国产手机品牌中最不具竞争潜力的一家。凭借着单一的营销玩法,未来的出路或许真的只有雷军自己一个人知道。

  最后,再跟大家说一句:苹果通过打造自身独特的技术,为用户提供独特价值与使用体验的产品,在智能手机市场上赚取了92%的利润,这一事实已经告诉了我们消费者内心所需要的并不是价格上的便宜,而是价值上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