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技术

物联网世界 >> 物联网新闻 >> 物联网热点新闻
企业注册个人注册登录

“无锡公安汽车电子标识工程”,引领智能交通管理变革

2017-08-12 09:27 中国经济信息社

导读:无锡公安联合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和中交北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汽车电子标识应用示范工程”,在车辆内部署自主研发的电子标识,在城市道路关键节点上布设专用读写设备,对车辆进行精确识别。同时,与原有交通信息采集和交通管理平台相结合,真正实现“实时监控、联网布控、自动报警、快速响应、信息共享”。依托本示范项目的实施和技术验证,形成系列国家标准,已逐步在全国推广应用,引领我国智能交通管理变革。

  近年来,我国城市机动车辆快速增长,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涉车案件日益增多,提升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成为当务之急。无锡公安联合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和中交北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汽车电子标识应用示范工程”,在车辆内部署自主研发的电子标识,在城市道路关键节点上布设专用读写设备,对车辆进行精确识别。同时,与原有交通信息采集和交通管理平台相结合,真正实现“实时监控、联网布控、自动报警、快速响应、信息共享”。依托本示范项目的实施和技术验证,形成系列国家标准,已逐步在全国推广应用,引领我国智能交通管理变革。

  编织“实名制”智能交管网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机动车数量逐年大幅增加,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59亿,私家车1.5亿左右。

  机动车辆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城市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空气污染,严重影响公众出行和城市环境;交通违法行为激增,道路交通事故频发,全国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已多年世界居首;涉车治安案件和恐怖事件增多,全国公安机关每年受理的被盗抢机动车案件超15万件。

“无锡公安汽车电子标识工程”,引领智能交通管理变革

  目前,公安机关对车辆管理主要依赖交通监控设备和视频图像技术识别。然而,识别精度易受环境、照明和天气等因素影响,且不能有效辨别假牌套牌、污损号牌和故意遮挡号牌等违法行为。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长君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当前我国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较低。基于视频图像技术的汽车身份识别效果难以满足智慧城市交通管理、公众出行服务、社会治安综合管理的要求,迫切需要应用先进、成熟、高可靠的汽车电子身份识别技术,提高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王长君解释说,汽车电子标识相当于车辆的“电子身份证”,内含射频识别芯片,存储有号牌号码、车辆种类、使用性质、车身颜色等信息,具有电子身份唯一性。

  2010年以来,随着国内外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日趋成熟,因其具有受环境影响小、识别速度快、识别率高等优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汽车电子身份标识。国内部分城市已在城市交通管理、收费管理中使用高频RFID芯片。然而,大多采用国外通用RFID芯片,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无锡市公安局联合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中交北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协同推进“汽车电子标标识应用示范工程”,旨在解决各地RFID芯片互不兼容,难以适应汽车跨区域流动的特点,同时满足我国机动车电子标识应用的安全要求。

  该项工程在车辆内安装独立研发的RFID电子标签,在城市道路关键节点上布设专用读写设备,对车辆进行精确识别。同时,与交管部门原有交通信息采集和交通管理平台相结合,真正实现“实时监控、联网布控、自动报警、快速响应、信息共享”。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完成10万枚汽车电子标识和400台读写设备的研发、建设、应用,以及8项国家标准的编制工作,形成示范应用并向全国范围推广。同时,在无锡初步建立汽车电子标识研发生产体系和配套产业,吸引RFID产业上下游企业来无锡投资落地,推动无锡智能交通物联网产业发展。

  “专用汽车电子标识与专用读写设备是整个应用示范工程的两项核心技术。”王长君说。专用汽车电子标识内嵌有RFID射频识别芯片,支持汽车电子标识和读写设备间的身份互验证、数据加密传输及标签数据的分区访问控制等功能。芯片中存储有经过加密的汽车身份数据,数据保持时间超过十年。标识无需供电装置,依托射频信号与读写设备进行无线传输。

  该项目研发的汽车电子标识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电子身份唯一。每张标识具有全球唯一的TID号,能实现“一车一卡”、难以复制、不可拆移。二是识读快速精准。具有自动快速精准识别功能,在200km/h的车速下远程采集,识别准确率可达99.9%。三是安全自主可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采用双向安全认证,“一卡一密”,防克隆、防伪造、防篡改,保障信息安全。四是便捷经济耐用。汽车电子标识和普通IC卡大小差不多,安装时无需专业工具,将其粘到汽车前挡风玻璃内侧就行,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专用读写设备具备对车辆信息进行加解密的功能,可实现对汽车电子标识身份验证,具备多种访问控制权限,可满足不同行业安全读取权限设置和控制需求。读写设备目前已有路面固定式、桌面式、手持式等种类。

  项目研发的读写器也具有突出的性能优势。以交通路口常用固定式读写器为例,它30厘米见方,可以与监控设备共用安装基座。当贴有汽车电子标识的车辆经过该读写器时,车辆号牌、通过路口的时间等信息就会自动录入后台管理系统,整个加解密过程不超过0.1秒。

  “无锡公安汽车电子标标识应用示范工程突破了传统视频图像识别技术瓶颈,从源头上实现车辆身份的精准识别,消除了道路交通管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盲点’,扩大了交通管理的监控时段和监控范围,为实现智能交通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王长君说。

  截至今年10月初,无锡市已完成2.5万辆汽车的电子标识安装工作,其中,货车、出租车、公交车、教练车等车辆已经全部安装。同时,完成了170余套读写设备的安装和数据接入工作,覆盖全市大部分关键路口,一张“实名制”智能交通管理网络初步形成。

  智慧系统破解“马路杀手”监管难题

  货车监管难,近年来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焦点问题。“闯禁区、违规超载、闯红灯、沿街抛洒、带泥上路等货车行驶中存在的违规违法现象频发高发,”无锡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张星翔警官说,货车监管是汽车电子标识应用示范工程首先要啃的“硬骨头”。

“无锡公安汽车电子标识工程”,引领智能交通管理变革

  无锡公安创新推出了基于汽车电子标识的货运车辆监管系统。该系统依托现有交管系统打造,通过电子标识和路面识读基站,实现货车通行证的电子化管理。在限行区域出入口安装读写设备,读取电子标识信息,有效查处无通行证车辆进入禁行区域,实现对货车的动态监管。具有通行证管理、车辆轨迹跟踪、高危车辆预警、电子围栏管控等功能,可对安装有汽车电子标识的机动车进行同时监控。

  一方面,实现通行证管理模式电子化。传统的货车监管多是根据车辆用途开具对应的纸质通行证,灵活性差、办理流程繁琐,一旦遇到问题多靠人工查询,耗时耗力。

  使用货运车辆监管系统后,监管部门可凭借电子标识“一车一卡”的特性,把纸质通行证融于卡中,轻点鼠标就能在后台办理开通、注销等手续,流程简便。

  车主办理通行证也更加方便。拥有汽车电子标识的货车司机,只需到车管所申请开通相应的通行证权限,就可以为汽车电子标识增添电子通行证功能。当需要变更或延续通行证时,只需后台进行重设,不必再换领新证。

  “系统实现了货车通行证管理从申请、审批、延续到日常统计、分析的全电子化运行,使工作流程和监管机制更加清晰,为货车精确监管打下基础。”张星翔说。

  另一方面,实现车辆管控精细化。系统可精确识别不同通行证的限行区域和限行时间,从而对货车开展分类追踪管理。同时,系统与交管部门视频监控系统的实时联动,可帮助管理人员获得对应车辆的运行画面,从而极大提升对特定车辆监控的工作效率,实现车辆管控的精细化。

  张星翔演示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流程。在后台系统中,无锡市货车限行区域以不同色块区域呈现出来,每个色块代表了对应通行证的通行范围。如果持有乙类通行证的货车出现在甲类通行证允许通行的范围内,系统就会自动识别并发出预警。管理人员可以调动车辆周围的视频监控设备进行拍摄取证。如果情节严重,还可以指挥附近交警对其查处。

  “精确到车的监控,提高了对交通违法行为查处的准确性。对于那些违法或事故情况突出的车辆,系统会实施禁行惩罚,自动取消其延续通行证的资格。对于同一单位多台车辆存在违法情况的,系统也会发出预警,提醒监管部门对该单位发出警告,要求其实施相关措施杜绝相关问题发生。

  该系统还具备主动搜索功能。当管理部门需要精确搜索嫌疑车辆时,只需在系统中输入车牌号码和时间段,就能获取该车辆运行轨迹等信息。”张星翔说。

  数据显示,系统投入使用两个多月内,就查获5000余起交通违法行为,对心存侥幸心理、屡屡闯禁区的违法车主震慑效果突出,有效改善道路通行秩序,减少交通安全隐患。无锡市出台规定,自今年9月1日起,无锡市货运汽车全面实行电子标识卡通行管理,除临时通行证外,全面取消原纸质通行证。

  目前,在货运车辆监管系统的基础上,已衍生出环保限行管理、交通流量统计、智能门禁管理等应用。环保限行管理方面,在环保限行区关键路段安装识读基站,识读电子标识环保信息区,判读车辆是否闯环保限行区域,并触发视频抓拍闯限行区域违法车辆,实现环保限行管理;交通流量统计方面,依托主道公路卡口,实现过车信息的精准识读和分类统计;门禁出入管理方面,在各场所出入口设置识读设备,读取进出车辆的身份信息,实现无人值守门禁管理。

  该项目的建设应用不仅对智能交通管理、公交优先、区间测速、反恐维稳、车辆缉查布控等政府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意义,还能拓展智能门禁、停车管理、电子钱包支付等多渠道便民服务应用,目前该项目已被列为国家级的重大科研项目。

  汽车电子标识的“无锡样本”将推广全国

  示范项目的成功实施,助力无锡率先在全国建立汽车电子标识的研发生产体系和产品生产基地,形成汽车电子标识及其读写设备设计生产、行业应用研发、信息资源增值服务等完整产业链,相关技术产品在全国占据主导地位。

  “按每年核发4000万张电子标识、安装6000套路面读写设备以及其他读写设备和搭建后台应用管理系统进行测算,市场规模高达200亿。”中交北斗董事长王晓兵说,项目实施也将带动超高频RFID技术在物流、药品、食品等其他行业领域的应用。

  “由交科所牵头承担的汽车电子标识系列八项国家标准编制工作正稳步推进。随着国家标准体系的逐步建立,无锡试点建设的不断深入,汽车电子标识的全国普及应用已进入倒计时。”王长君说。

  下一步,无锡公安将面向无锡市所有私家车进行汽车电子标识的安装工作,并计划于今年12月完成10万辆汽车电子标识和400套读写设备安装布设目标。同时,还将向50余个居民小区、商业综合体、政府机关等单位门禁和停车场进行基于汽车电子标识系统的改造和应用推广。

  依托本示范项目的实施和技术验证,形成系列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和引领各地建立以服务公众为导向的汽车电子标识应用系统,促进跨地域信息资源共享,使得汽车电子标识涉车应用不受地域约束,车辆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享受统一规范的服务。

  汽车电子标识及其管理系统在无锡等地完成试点示范应用后,将由国家相关部委出台政策组织全国推广应用。各地政府进行政策配套并组织具体项目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