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技术

物联网世界 >> 应用案例 >> 物联网案例
企业注册个人注册登录

“绿野千传”感知林业

项目实施年份:

施工地点:

项目周期:0个月

工程规模描述:

  项目背景

  综观国际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无线传感网系统,不难看出,当前实际系统可达的规模和运转寿命,与当初无线传感网被提出时的目标相去甚远。我们曾经设想的传感网,都是成千上万的点,不论是面向路由的还是边界检测的,存在的意义都是庞大规模下的系统;而简单残酷的事实是,且不论真实系统,连演示系统都停留在“百”这个量级上;网络存活的时间,更是短得看不到优势。为了探寻大规模自组织网的挑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我们发起了“绿野千传”项目。

  项目介绍

  绿野千传的系统研发工作始于2008年下半年。系统的主要任务包括:一方面,“绿野千传”用于森林生态环境的全年监测,通过传感器收集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多种数据。采集的信息为多种重要应用提供支持,如森林监测、森林观测和研究、火灾风险评估、野外救援等。另一方面,“绿野千传”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领域就建立长期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而进行的前瞻研究与探索。

  到今天为止,前后参与的单位和人员除了香港科技大学,还包括浙江农林大学周国模教授、西安交大赵季中教授、杭州电子科大戴国骏教授、美国IIT李向阳教授、清华大学顾明教授、北京邮电大学马华东教授、哈工大李建中教授、同济大学蒋昌骏教授等。此外,这个项目还得到了自然基金委、科技部、国家林业局等单位专家直接或者间接的指导。2009年5月,项目组成功部署了一个120个节点的原型系统,到2009年10月,原型系统扩充至330个点,至今已经运转超过11个月。2009年8月,项目组在浙江省天目山脉实现了一个超过200个节点的实用系统,该系统至今已经连续运转超过8个月。

  项目提出了3个1的决心,即在一个野外的真实环境,部署超过一千个节点的无线传感网系统,连续运转一年以上。

  项目意义

  选择林业为应用背景,一方面,林业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居于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也意义重大,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更是种战略选择。2007年9月8日,胡锦涛主席在悉尼APEC非正式会议上提出了“森林方案”,强调通过森林恢复和增长,增加碳汇,减缓气候变化;2009年9月22日在纽约G20气候变化峰会上,他提出用“森林碳汇”来减缓气候变化——发展林业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


  另一方面,林业应用是在森林这个复杂系统的背景下展开的,森林物种繁多、类型多样、分布地域广阔、生长周期长,林业应用在时间上要求同步、持续性,在空间上要求范围广、测点多,还要求维持较低的人力和设备成本;林学已有的技术和方法难以满足上述条件,遭遇精确描述刻画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难度大的瓶颈。就拿碳汇来说,大家都知道森林能固碳,但到底什么样的森林固多少二氧化碳,都是大致的估算,世界范围内也不能算有非常准的测量。因此,探寻新技术新方法势在必行。无线传感网低功耗、智能化自组织、大规模持续同步监测、低成本的诸多特点,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林业应用瓶颈的可行方案。

  无线传感网与林业应用相结合,林业给予无线传感网技术足够强大的应用驱动力,而无线传感网的先进技术能给林业学科在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层面带来变革。基于这两点考虑,我们选择了林业作为着眼点。

  项目收获

  通过一年多以来的观察和对系统收集的大量传感网数据的分析,我们对当前无线传感网突破大规模应用壁垒面临的根本挑战有了一点认识。我们总结为3个主要方面。

  首先,无线传感网传输和感知两大功能不匹配。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方面,图像、声音、视频等数据可以利用对应的图像和声音传感器直接获取,但这类数据量大,且经常要求实时传输,要通过带宽非常有限的无线多跳网络传送,难度很高。另一方面,不同应用需要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数据,比如在林业应用中,二氧化碳含量和光谱数据具有广泛用途,地震波强度数据在防灾减灾中意义重大。这类数据量小,较易于传输,但现实的难题是,可以提供这些数据且适用于大规模部署的低成本传感器尚未成熟。直白地说:就是易感不易传、易传不易感。这个根本矛盾,直接导致无线传感网无法满足真实应用领域的感知需求。要解决这个矛盾,有若干关键问题亟待研究,包括设计高性能低功耗传感器以突破网络传输带宽瓶颈、设计与优化路由协议以提升可靠性和网络吞吐率,以及多模态数据融合和非确定性数据处理、异构传感网的体系结构和数据管理等等。我们把这个壁垒,称作“传感失谐”。

  其次,是网络管理方面的困难。与传统企业网络和因特网的节点多数在室内的环境相比,无线传感器节点经常在恶劣环境当中,风吹日晒、雪打雨淋。同时传感器节点的通信和计算资源极端有限,传统网络上类似SNMP类型的Agent汇报机制无法有效支持。更为严峻的是,传统网络即使断了,也比较容易判断是物理上断了,还是物理上仍然连接而是软件或者系统出了故障;而在传感网这里,断了就是断了,很难找到问题根源,给修复带来巨大困扰。我们把这个困难称为“诊判失据”。

  第三,大多数现有研究工作都基于理想化的模型假设,比如UDG或者quasi-UDG模型,忽略了无线传感网运行过程中伴随的各种不确定物理因素和可能的环境动态性。例如,定位算法大多基于规则的信号强度到物理距离的映射模型,覆盖算法设计很多是采用各向同性的确定性的感知模型,拓扑控制对传输半径及其可控性做了很多假设,但实际上连拓扑边的存在与否都要依赖于对link评估方式的定义。由此产生的研究成果,当系统规模小的时候还不明显,一旦规模大了,立刻显现出巨大的反差,无法直接应用于指导和仿真实用系统。我们称为“模型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