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世界 >> 首页 >> 物联网问答

热门问答

  • wooowzt:【唐老师】我觉得NB-IoT和其他的协议的最大的区别是它拿到了频谱。它有国家的支持,有自己的频谱,这样的话呢,他就能静下心来做各种应用,因为他不用太担心干扰。就跟3G、4G一个道理,他的频谱是自己独有的,这样的话他就可以全身心的来各种协议的研发。其它的像LoRa和Sigfox呢,它们目前来说还没有拿到我们国家的授权频谱,只能用那种免费的频段,这样的话你会难以避免的遇到各种各样的干扰,同时也会干扰别人。LoRa用的是扩频技术,那我认为它的优点就是距离会比较长,但同时他对频谱资源的占用会有点多,这样的话,这种情况,如果在专用频谱来说,我觉得这不是问题,但如果是在公用频谱的话就对别的用户会有点不公平。就是说,本来我们大家都好好的一人坐一张凳子,然后你过来坐,要一排凳子,对大家不太公平。同时因为这种扩频的技术,频道会少一点,联网的数量也会小一点。Sigfox超窄带的技术,其实是跟NB-IoT是类似的。它可以在很窄的带宽里,保持稳定的通讯。其实短距离无线通信,就像我之前说,它不是一个真正的应用,它只是一种桥梁,它是为各种应用服务的。它起到把传感器和设备,还有云端,连起来的一种作用。要说应用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往实际去发掘。比如说Thread的那个空调温控器是吧,或者我们可能有抄表的应用,或者我们有pm2.5的那个采集的应用或者温湿度采集的农业方面的应用,各种各样的,这才是真正的应用。 补充:正如LPWAN的技术特色,LoRa与Sigfox都具有长距离、低功耗的特点,可延长电池寿命,形成大范围的讯息传输。两者皆使用免授权的Sub-1GHz ISM频段,不需额外付出授权费用,且由于电子芯片制造技术的突破,两项技术的硬件制造成本不断降低,比如去年在台湾地区产业已经启用的Sigfox,月租费最低只要0.4元人民币。LoRaWAN是由各产业联盟共同推动的网络标准,提供开放式技术,只要取得关键内容,就能开发个别的应用。不同于LoRa的开放性,Sigfox则是由法国同名公司自行开发的技术,掌握核心网络的营运和布建,意图以独立营运商的角色,在全球进行网络基地部署,目前已能同时在36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可连结的网域和设备。以类型来说,LoRa好比小型的私人网域,传输距离最远可达20公里,只要掌握技术,就能自行架设基站,自由度更高。Sigfox则是以全球为营运目标,不断扩展网络基地的蓝图,可提供用户既有的网络布署及云端服务,需要付出额外的月租费,相对LoRa而言,成本较高,但平台方案完整,不须额外布建网络。Sigfox的传输距离可达50公里,是三种技术当中范围最广的,不过为达到低功耗的目标,LoRa和Sigfox的每日传输次数都有限制,一天当中的传输时间很短,适合发挥在没有实时通讯需求的领域,比如每日固定回报数据的传感器,可测量温湿度、PM2.5等特定环境数据,藉由长距离、少次数的传输型态,形成较大面积的物联网应用。 另一项在物联网产业链上讨论热烈的技术是NB-IoT,与前述两项技术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由3GPP组织所制定的技术,使用需授权的GSM和LTE频段,也就是说,NB-IoT必须藉由电信产业买下频段授权,使用者只能透过电信业者或第三方代理商取得授权技术和频段,才能使用NB-IoT相关服务。NB-IoT的优势在于它是由现有电信业者推出的技术,不需重新布建网络,只要更新软件,就能使用现有的4G电信基地台和相关设备。另一方面,采用电信级的网络,在通讯质量和讯息安全性拥有高度的保障。台湾地区远传电信目前已推出NB-IoT的抢先体验活动,并预计于5月底完成全台基地升级,只要远传电信能收到讯号的地方,就能使用NB-IoT,装置月租费约为2至12元人民币。上述三种热门的LPWAN技术各自有着不同特点,业界多预测未来其中一项技术将会力压群雄,成为一枝独秀。然而,正如LoRa创始人之一Olivier Hersent曾说过的,互相合作的共存关系更可能带领未来技术走向新的发展。事实上,物联网应用领域百百款,这三种技术的特点也对应了不同领域的特殊需求。比如NB-IoT,用户许可证频段和LTE技术,其网络不限制传输讯息次数,所能携带的数据量也更高,因此适用于重视网络传输稳定性和实时性的智慧工业领域,或者是需要声音、图像文件等高数据传输的物联网装置。相对地,NB-IoT的功耗也高于另两项技术,电池寿命的损耗较大。同时与电信业者的协作模式,在向用户推广时会更为快速、简便,从另一角度来看,也受限于硬件成本(芯片)和月租成本。与NB-IoT相比,LoRa和Sigfox由于硬件成本低、功耗更小,因此更适合在小数据量、大范围的传输应用。LoRa技术目前的发展规模已趋向成熟,且曾与亚太电信及鸿海富鸿网合作,在台湾地区已有实际营运成果。虽然传输距离不比Sigfox,但传输带宽较高,建设成本和技术难度不高,适合在高科技厂区中建设封闭型网域,传输各类型的感测数据。以全球布建的角度来说,德国莱因的信息与通信技术经理于凯群表示,Sigfox是很有发展性的技术,由于Sigfox提供全球性的网域服务,对跨国公司来说更为便捷,尤其是一体成形的网络方案,对高收益的公司而言提供完整且稳定的云端服务,省去许多开发和协作上的麻烦。Sigfox的传输距离最远,但一天内的传输次数最少,因此适合应用在反应数据变化或固定时段传送数据的场景,比如管线监控、智能电表、地区气候监测和警报等。Sigfox目前在台湾地区与O-bike合作,负责定位追踪服务,以及中兴保全的设备状态侦测,和智能医疗远程照护等应用。由于是跨国应用,Sigfox也与美国快递公司合作,在包裹上装设传感器,除了知道包裹的运送位置,也能侦测拆开的时间,将具体数据传送回美国。无论在交通、工业、农业、建筑、医疗、金融等领域,物联网所要关注的将会是数据下的新兴应用,装置联网只是基础,只有善加利用软件服务,掌握应用商机,才能具体实现物联网的真正智慧。

    更多答案...
  • wooowzt:【余老师】基于距离差测量的位置解算,在UWB系统里其实就是这样的。就是说它的UWB的基站和标签之间会进行一个测量,UWB一套系统里面需要4个基站完成一个定位,这4个基站的话他们的时间是同步的,有一个时钟同步。比如我标签发出一个信号,这时每个基站都能测量到信号的到达时间,这样标签发出的信号到达不同的基站有一个时间差,时间差乘以一个光速就是距离差。就能算出标签到基站一的距离比到基站二的距离远5米或者标签一到基站一的距离比到基站二之间的距离差3米。然后当我知道标签到不同的UWB的基站的距离相互之间差几米的时候,其实从几何上的话呢,可以列一个方程组。根据这个方程组的话就可以解算出它的一个精确的位置信息。当下的高精度定位缩到毫米级,我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那个卫星导航的差分定位技术,这个是可以的。但这个说要达到毫米级的精确定位的话,它一般是用在测绘的这个领域,他并不是一个完全实时的毫米级定位。他是比如说我在一个桥梁建设的时候,然后把GPS和北斗的接收终端固定在一个地方然后进行长时间的测量,然后定位出这个地方的坐标。 这种毫米级定位最常用的就是其实就是测绘里面,它对于形变的监测。比如在一个桥梁上,我把那个定位的终端和天线装在这个地方。然后不断的进行测量,每一段时间之后,定出一个坐标来。然后经去看这个今天比明天,这个定位坐标,有没有变化?主要监测如地基沉降等等发生。像这种手段的差分计算的话,一般来说,在室内定位里面还是很少会用到这个。 补充:UWB技术相对于其他传统通信技术有如下技术优势:(1)传输速度快,系统容量大。根据信道容限公式,系统的最大传输速率与系统带宽成正比例关系。UWB通信的带宽都在500MHz以上,其传输速率也达到1Gbps以上。而传统的无线载波通信系统由于频带窄,要使传输速率达到100Mbps以上,必须采用多进制调制等方法,这样对信噪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加大了系统构建的复杂性。(2)发射功率低。超宽带无线电具有的1GHz以上的射频带宽,发射时需要的平均功率很低。特别是在短距离通信应用中,UWB发射机的发射功率普遍低于1mW;较低的发射功率可以延长系统的工作时间,而且发射功率较低,对人体的电磁波辐射也会很小。(3)多径分辨率高。UWB信号采用持续时间很短的窄脉冲,具有较强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系统的多径分辨率高,整个系统就能充分利用发射信号的能量。此外,UWB信号具有良好的抗多径性能,对于信道多径衰落不敏感,接收机通过分级,便可以获得很强的抗衰落能力,在室内或者建筑物比较密集的场合可以获得良好的定位效果,同时在进行测距、定位、跟踪时也能达到更高的精度。(4)系统保密性好。UWB的发射功率低,信号能够很好地隐蔽在其他类型信号和环境噪声之中,传统的接收机无法识别和接收,必须采用与发射端一致的扩频码脉冲序列才能进行解调,系统具有较强的系统安全性。(5)穿透能力强。窄脉冲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以帮助比如警察搜寻隔墙的逃犯,以及解救那些被围困在建筑物里边的人们。(6)定位精度高。UWB信号具有超宽频带的特性,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使得UWB系统的距离分辨精度是其它系统的成千上百倍。UWB信号的距离分辨能力可达到厘米级,这是其它窄带系统望尘莫及的。超宽带技术开发了一个具有大容量的无线信道,它还具有对信道衰落不敏感、发射信号功率谱低、测距精度高、系统成本低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利用上述这些优点,超宽带信号对障碍物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和精确测距的特点,可以设计具有较强通信功能和定位功能的超宽带脉冲无线定位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力、智能化工厂、施工管控、轨道交通、机场安检、军事训练等领域。

    更多答案...
  • wooowzt:【邹】对这些领域呢,这个三表,智慧停车,智慧路灯蜂窝连接现在做的比较多。然后呢,这个涉及到一个流量收费的问题,这个跟我们手机套餐是一个道理。这个运维模式的角度来讲,其实有很多种,一种就是设备厂商在销售的时候,比如说水表电表包括像那个智能冰箱。可以统一向运营商采购这个流量,比如说一次性包前三年的流量,然后后边可以再续费。这种方式呢,从用户来讲,它就是买了一个产品带三年的服务费。从设备厂商角度来讲呢,它可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如果跟运营商做深度的合作可以通过收益分成。如果不是合作,把运营商当作一个客户呢,可以通过设备厂商在运营商那里购买物联网数据套餐,包括物联网卡。所以说,在物联网领域的运营商呢,它有多种的角色,一个是流量,一个是他提供物联网卡。他一起也提供一些,比如说物联网的行业应用,在不同的情况,它有不同的收费模式。这主要的几种收费模式,刚才我简单提了一下就是。比如说跟物联网运营商购买物联网卡和流量套餐。或者跟这个运营商做收益分成,这种方式其实现在都有。而且现在物联网是一个新的行业,将来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收费和盈利模式。举个例子吧,我在硅谷的时候买的那个车,它上面带那个谷歌地图也带很多车自己的一些就是服务,然后它是送这个钱。三年的这个服务这里面就包括4g的流量,因为这个手机的话是一个宽带的上网。但是第四年它就要收费,我当时买的时候他说说第四年大概是199美金一年。所以说,这个盈利模式很多。运营商,厂商包括这个车厂,设备制造商,包括设备的运营这些有很多的这个新的收费模式。随着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推进和指标体系的逐步完善,也将规范和推动国内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一些城市将智慧城市建设当做数字城市的新包装,一些城市被企业营销牵着鼻子走,国内智慧城市虚火过旺和盲目贴标签的行为也广为诟病。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将在试点探索和指标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对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诸多误区和认识进行矫正和澄清。必须认识到,智慧城市引领的新型城市化是对传统城市发展的扬弃,它是低碳、智慧、幸福及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是以人为本、质量提升和智慧发展的城市化。智慧城市建设不可偏废或仅仅是强调技术应用而忽视社会经济层面的创新,智慧城市的试点也必将规范和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构筑创新2.0时代的城市新形态,引领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之。

    更多答案...

更多问题

  • wooowzt:【唐老师】我觉得NB-IoT和其他的协议的最大的区别是它拿到了频谱。它有国家的支持,有自己的频谱,这样的话呢,他就能静下心来做各种应用,因为他不用太担心干扰。就跟3G、4G一个道理,他的频谱是自己独有的,这样的话他就可以全身心的来各种协议的研发。其它的像LoRa和Sigfox呢,它们目前来说还没有拿到我们国家的授权频谱,只能用那种免费的频段,这样的话你会难以避免的遇到各种各样的干扰,同时也会干扰别人。LoRa用的是扩频技术,那我认为它的优点就是距离会比较长,但同时他对频谱资源的占用会有点多,这样的话,这种情况,如果在专用频谱来说,我觉得这不是问题,但如果是在公用频谱的话就对别的用户会有点不公平。就是说,本来我们大家都好好的一人坐一张凳子,然后你过来坐,要一排凳子,对大家不太公平。同时因为这种扩频的技术,频道会少一点,联网的数量也会小一点。Sigfox超窄带的技术,其实是跟NB-IoT是类似的。它可以在很窄的带宽里,保持稳定的通讯。其实短距离无线通信,就像我之前说,它不是一个真正的应用,它只是一种桥梁,它是为各种应用服务的。它起到把传感器和设备,还有云端,连起来的一种作用。要说应用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往实际去发掘。比如说Thread的那个空调温控器是吧,或者我们可能有抄表的应用,或者我们有pm2.5的那个采集的应用或者温湿度采集的农业方面的应用,各种各样的,这才是真正的应用。 补充:正如LPWAN的技术特色,LoRa与Sigfox都具有长距离、低功耗的特点,可延长电池寿命,形成大范围的讯息传输。两者皆使用免授权的Sub-1GHz ISM频段,不需额外付出授权费用,且由于电子芯片制造技术的突破,两项技术的硬件制造成本不断降低,比如去年在台湾地区产业已经启用的Sigfox,月租费最低只要0.4元人民币。LoRaWAN是由各产业联盟共同推动的网络标准,提供开放式技术,只要取得关键内容,就能开发个别的应用。不同于LoRa的开放性,Sigfox则是由法国同名公司自行开发的技术,掌握核心网络的营运和布建,意图以独立营运商的角色,在全球进行网络基地部署,目前已能同时在36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可连结的网域和设备。以类型来说,LoRa好比小型的私人网域,传输距离最远可达20公里,只要掌握技术,就能自行架设基站,自由度更高。Sigfox则是以全球为营运目标,不断扩展网络基地的蓝图,可提供用户既有的网络布署及云端服务,需要付出额外的月租费,相对LoRa而言,成本较高,但平台方案完整,不须额外布建网络。Sigfox的传输距离可达50公里,是三种技术当中范围最广的,不过为达到低功耗的目标,LoRa和Sigfox的每日传输次数都有限制,一天当中的传输时间很短,适合发挥在没有实时通讯需求的领域,比如每日固定回报数据的传感器,可测量温湿度、PM2.5等特定环境数据,藉由长距离、少次数的传输型态,形成较大面积的物联网应用。 另一项在物联网产业链上讨论热烈的技术是NB-IoT,与前述两项技术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由3GPP组织所制定的技术,使用需授权的GSM和LTE频段,也就是说,NB-IoT必须藉由电信产业买下频段授权,使用者只能透过电信业者或第三方代理商取得授权技术和频段,才能使用NB-IoT相关服务。NB-IoT的优势在于它是由现有电信业者推出的技术,不需重新布建网络,只要更新软件,就能使用现有的4G电信基地台和相关设备。另一方面,采用电信级的网络,在通讯质量和讯息安全性拥有高度的保障。台湾地区远传电信目前已推出NB-IoT的抢先体验活动,并预计于5月底完成全台基地升级,只要远传电信能收到讯号的地方,就能使用NB-IoT,装置月租费约为2至12元人民币。上述三种热门的LPWAN技术各自有着不同特点,业界多预测未来其中一项技术将会力压群雄,成为一枝独秀。然而,正如LoRa创始人之一Olivier Hersent曾说过的,互相合作的共存关系更可能带领未来技术走向新的发展。事实上,物联网应用领域百百款,这三种技术的特点也对应了不同领域的特殊需求。比如NB-IoT,用户许可证频段和LTE技术,其网络不限制传输讯息次数,所能携带的数据量也更高,因此适用于重视网络传输稳定性和实时性的智慧工业领域,或者是需要声音、图像文件等高数据传输的物联网装置。相对地,NB-IoT的功耗也高于另两项技术,电池寿命的损耗较大。同时与电信业者的协作模式,在向用户推广时会更为快速、简便,从另一角度来看,也受限于硬件成本(芯片)和月租成本。与NB-IoT相比,LoRa和Sigfox由于硬件成本低、功耗更小,因此更适合在小数据量、大范围的传输应用。LoRa技术目前的发展规模已趋向成熟,且曾与亚太电信及鸿海富鸿网合作,在台湾地区已有实际营运成果。虽然传输距离不比Sigfox,但传输带宽较高,建设成本和技术难度不高,适合在高科技厂区中建设封闭型网域,传输各类型的感测数据。以全球布建的角度来说,德国莱因的信息与通信技术经理于凯群表示,Sigfox是很有发展性的技术,由于Sigfox提供全球性的网域服务,对跨国公司来说更为便捷,尤其是一体成形的网络方案,对高收益的公司而言提供完整且稳定的云端服务,省去许多开发和协作上的麻烦。Sigfox的传输距离最远,但一天内的传输次数最少,因此适合应用在反应数据变化或固定时段传送数据的场景,比如管线监控、智能电表、地区气候监测和警报等。Sigfox目前在台湾地区与O-bike合作,负责定位追踪服务,以及中兴保全的设备状态侦测,和智能医疗远程照护等应用。由于是跨国应用,Sigfox也与美国快递公司合作,在包裹上装设传感器,除了知道包裹的运送位置,也能侦测拆开的时间,将具体数据传送回美国。无论在交通、工业、农业、建筑、医疗、金融等领域,物联网所要关注的将会是数据下的新兴应用,装置联网只是基础,只有善加利用软件服务,掌握应用商机,才能具体实现物联网的真正智慧。

  • wooowzt:【余老师】基于距离差测量的位置解算,在UWB系统里其实就是这样的。就是说它的UWB的基站和标签之间会进行一个测量,UWB一套系统里面需要4个基站完成一个定位,这4个基站的话他们的时间是同步的,有一个时钟同步。比如我标签发出一个信号,这时每个基站都能测量到信号的到达时间,这样标签发出的信号到达不同的基站有一个时间差,时间差乘以一个光速就是距离差。就能算出标签到基站一的距离比到基站二的距离远5米或者标签一到基站一的距离比到基站二之间的距离差3米。然后当我知道标签到不同的UWB的基站的距离相互之间差几米的时候,其实从几何上的话呢,可以列一个方程组。根据这个方程组的话就可以解算出它的一个精确的位置信息。当下的高精度定位缩到毫米级,我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那个卫星导航的差分定位技术,这个是可以的。但这个说要达到毫米级的精确定位的话,它一般是用在测绘的这个领域,他并不是一个完全实时的毫米级定位。他是比如说我在一个桥梁建设的时候,然后把GPS和北斗的接收终端固定在一个地方然后进行长时间的测量,然后定位出这个地方的坐标。 这种毫米级定位最常用的就是其实就是测绘里面,它对于形变的监测。比如在一个桥梁上,我把那个定位的终端和天线装在这个地方。然后不断的进行测量,每一段时间之后,定出一个坐标来。然后经去看这个今天比明天,这个定位坐标,有没有变化?主要监测如地基沉降等等发生。像这种手段的差分计算的话,一般来说,在室内定位里面还是很少会用到这个。 补充:UWB技术相对于其他传统通信技术有如下技术优势:(1)传输速度快,系统容量大。根据信道容限公式,系统的最大传输速率与系统带宽成正比例关系。UWB通信的带宽都在500MHz以上,其传输速率也达到1Gbps以上。而传统的无线载波通信系统由于频带窄,要使传输速率达到100Mbps以上,必须采用多进制调制等方法,这样对信噪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加大了系统构建的复杂性。(2)发射功率低。超宽带无线电具有的1GHz以上的射频带宽,发射时需要的平均功率很低。特别是在短距离通信应用中,UWB发射机的发射功率普遍低于1mW;较低的发射功率可以延长系统的工作时间,而且发射功率较低,对人体的电磁波辐射也会很小。(3)多径分辨率高。UWB信号采用持续时间很短的窄脉冲,具有较强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系统的多径分辨率高,整个系统就能充分利用发射信号的能量。此外,UWB信号具有良好的抗多径性能,对于信道多径衰落不敏感,接收机通过分级,便可以获得很强的抗衰落能力,在室内或者建筑物比较密集的场合可以获得良好的定位效果,同时在进行测距、定位、跟踪时也能达到更高的精度。(4)系统保密性好。UWB的发射功率低,信号能够很好地隐蔽在其他类型信号和环境噪声之中,传统的接收机无法识别和接收,必须采用与发射端一致的扩频码脉冲序列才能进行解调,系统具有较强的系统安全性。(5)穿透能力强。窄脉冲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以帮助比如警察搜寻隔墙的逃犯,以及解救那些被围困在建筑物里边的人们。(6)定位精度高。UWB信号具有超宽频带的特性,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使得UWB系统的距离分辨精度是其它系统的成千上百倍。UWB信号的距离分辨能力可达到厘米级,这是其它窄带系统望尘莫及的。超宽带技术开发了一个具有大容量的无线信道,它还具有对信道衰落不敏感、发射信号功率谱低、测距精度高、系统成本低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利用上述这些优点,超宽带信号对障碍物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和精确测距的特点,可以设计具有较强通信功能和定位功能的超宽带脉冲无线定位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力、智能化工厂、施工管控、轨道交通、机场安检、军事训练等领域。

  • wooowzt:【邹老师】这个工业物联网平台,从我的理解,它这个平台本身没有一个特别的需要跟别的行业严格区分的这么一个情况。但是呢,确实在这个行业里能有一些把自己定位为工业物联网平台的公司,比较典型的一个是海外一个叫PTC,它收购了一个公司叫Thingworx,它比较专注于工业物联网。还有一块就是GE的这个平台。它也是比较专注工业物联网。国内的话呢,好像这个树根互联,在工业物联网比较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个工业物联网呢,它对平台的要求有一些要求跟普通的行业。我个人认为啊(这个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啊),第一块儿呢,就是从本身来讲,它对平台的可靠性时延要求会高很多,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刚才我提到的这几个公司都是不错的。然后Ayla呢,其实在这里也是非常优秀的。去年呢,它的可靠性好像能做到99.9%,今年的目标是99.99%平台。现在Ayla的平台也在工业领域里面作用,比如说这个Jason Control也是我们的客户之一。但是我个人也同时认为在这个工业物联网平台领域呢,可能有一些相对在平台的一些行业应用在工业物联网领域,可能也是很重要的一块儿,比如说工业控制呀,类似于这样的一些跟工业相关的功能,比如说我可以举一个例子就是GE的这个物联网平台。我见过他们的架构,他们的说法是,GE不只是建了这么一个物联网平台。但是我们懂这个物理和化学,为什么这么讲呢,就是因为所有的这个这个智能智能设备或者设备制造,从根本上讲是物理和化学。他们在这个领域,其实有非常优秀的这个设备的制造从工业设备到家用的一些设备,医用的医疗设备。它是非常优秀的这个设备制造商,当然也是非常优秀的智能设备制造商。 那从它的角度来讲,去做工业物联网是非常好。但是呢,GE这个网络的这个平台的有一个缺陷就是它好像对自己的设备支持的比较好,对第三方的设备的支持比较差。所以说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还是有一定的这个可参考性,就是说它是一个自己有制造设备有制造平台的一个物联网平台企业。PTC是另外一个我觉得不错的企业,它在这个工业物联网领域呢,有很多的工业物联网行业的应用,这是他以前PTC的一些积累。所以说呢,我觉得在工业物联网平台领域呢,一个是平台,一个就是它在工业物联网领域的行业应用。Ayla本身的在这个工业物联网行业领域也是非常优秀的,刚才我提了它的可靠性,安全性。安全性也是工业物联网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块,我在我的视频里面也分享过Ayla是在中国唯一一家拿着sosXX一个安全认证的平台。Ayla也有自己在工控领域的客户,所以呢Ayla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适用于工业物联网平台公司。

  • wooowzt:【邹老师】关于这个连接数在各个行业的占比,我手边好像至少我现在没有这个数据,如果有需要的话,也许我可以找到一些相关的资料。但是这个行业的盈利情况呢,我可以给大家简单的分析一下。这个基本的情况呢,每个行业的这个盈利情况确实差别比较大。我们可以不从行业来分,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第一个就是这个物联网跟这个厂商呀,或者这个客户带来的价值来分这个比较好分,第一个的话就是说我们的物联网进入了一个设备以后变成智能的,或者物联网化的一个设备。你能够为这个设备带来新的收益,这是一种盈利模式。就说我增加了一个新的功能,这个新的功能是物联网技术提供的,这个功能的我能卖钱。打一个比方啊,就是现在有个有一个技术叫products,就说他把一些这个现在的接线设备。做到了做到了这个物联网化,然后能够通过分析的方式或者人工智能的方式对设备可能预期会存在的风险或者故障能够做出预测。而且对很多大型地产商或者大型的设备是非常关键的。比如说这个领域呢,比如说在这个车场的这个工厂线,机器人,如果这个工厂线提供,在预期之外的提供啊是非常大的损失,所以呢,他这个mach可以卖到一个费用,一个新的收益,它在这个新的收益里面呢,可以分一部分作用物联网这个技术化的产品的投入。这个领域的这个收益是比较高的,比如说以前我们在思科跟一些大型的厂商,设备厂商做这个方案的时候呢。每个连接是可以卖到比较贵的,由于商业的关系,我已经离开思科了,不太方便讲这个具体的数。另外一种模式呢,就是说我如果把物联网这个技术做出来,做到产品里,我能够省钱。这个也是非常明细的,比如说智能化路灯,路灯如果能够省30%的电,那我可以拿出其中的一半来作为这个产品投入或者给这个物联网的服务提供商像日海这样的,这也是非常清晰的商业模式。比如说这个北京市,其实是很大的一个消耗。北京市每年的路灯,光电费几十亿,如果你能节电10%,它就是好几个亿,它给你一半儿,它也能够省几个亿,这个其实是一个双赢的一种模式,这是一种盈利模式。这两种盈利模式都是非常好的,我觉得也是盈利比较高的。 第三类的盈利模式呢,就是你做了这个产品,让它的产品变得更好了。但是这个产品到目前为止呢,他还不能带来新的收益。这样呢,它其实也是需要的,就是第一个两个原因,一个是为了让他的产品变得更好,比如刚才我讲的对这个冰箱,他的哪些功能是客户使用的,客户使用情况做跟踪,他能够对它的产品研发呢有更好的指导意义。这样的产品呢,他做这个物联网化或者投入呢,他是要在现有的成本里面去抠的,是我现在成本的一部分。这个的话,它对这个投入或者价格就非常敏感,这一块呢,收的价格就会低一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而不是简单的从行业来分。那从行业里边来分呢,其实也是属于这三个里面部分,现在这个智慧家居,消费电子类,收费的连接会低很多,因为整个家居行业,消费电子也是一个对价格比较敏感,对成本比较敏感的行业。但是像另外的物流,公共设施或工业的这些,他们盈利能力或者收费会高一些。

  • wooowzt:【邹老师】这个非蜂窝的连接就是另外一问题。这个非蜂窝连接,如果你说这个收费,从网络角度来讲是没有费用,比如说我们现在家里的蓝牙设备或者wifi的设备,你肯定是用你自己的家庭的网络。比如说现在我们非常熟悉的家电行业,目前现在多数还是wifi为主。这个wifi为主了他就需要在这个智能家电买回家以后呢,就像电脑一样需要有一个配网的过程,这个配网可以手动,还有一些自动的做法。所以说,这个是没有收费的,从网络的角度上来讲。从平台的角度来讲,比如说这个物联网的这个设备制造商。它使用的物联网平台,它需要跟这个物流网平台公司支付一定费用的。这个费用也是有多种做法:一种比如说根据连接数,还有一种根据流量。或者是根据另外一些比如,如果绑定比较深的话,也许有一些分成可能也都会出现。我多说两句,这个非蜂窝连接,现在wifi,蓝牙广泛使用,但是在某些领域呢,它由于这个蓝牙大家也知道需要配,wifi也需要有输入密码配网这么一个过程。所以说它这些东西可能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一些麻烦或者说一些不方便。其实对懂技术人来说是麻烦,但是对一些人来讲可能会觉得比较不方便。所以,这个现在一个现实的情况呢。智能家电的这个激活率,就大家买的智能家电回去以后,家电的使用率可能就20%。这是一个现实的数据,所以说,现在很多家电厂商想使用这个蜂窝连接。只要你买回去一插电自动就上网了,蜂窝连接前期的这些配网工作都已经做好了。从用户角度来讲呢,你自动可以使用这些智能的功能,同时呢,从厂商角度来讲,他做这个东西,一方面是提供智慧功能,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对自己的产品有一个远程的了解,包括从功能的使用,比如说他新的一些功能,有没有人使用啊?怎么使用的呀?还有比如说设备的使用状况,比如冰箱开门次数啊?什么时候开门呀?然后里面放了大概多重的东西?或者是这些东西对设备厂商而言,产品将来的研发升级和服务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这个智能设备智能家居呢,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趋势。不过现在智能家居有一个很明显的一点,它不是一个刚需,其实从他那个只有20%的使用率,其实也能发现它不是一个刚需。当然呢,我觉得从长远来看,很多的智能家电都上网以后,或者我们周围很多的物体,包括设备可穿戴都上网以后形成一个网络效应,能够形成一些我们现在很意想不到的一些对我们的价值,那个时候可能会变成刚需,就好像十年前我们这个手机可能都不见得是智能的,对吧?传统的功能机就行了,现在成了刚需,我相信将来也会这样。但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当你家庭更多的这个设备都连上网,然后形成一个网络效应和组合。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或者能在 XX 消费模式和人机交互习惯等等。

  • wooowzt:【邹】对这些领域呢,这个三表,智慧停车,智慧路灯蜂窝连接现在做的比较多。然后呢,这个涉及到一个流量收费的问题,这个跟我们手机套餐是一个道理。这个运维模式的角度来讲,其实有很多种,一种就是设备厂商在销售的时候,比如说水表电表包括像那个智能冰箱。可以统一向运营商采购这个流量,比如说一次性包前三年的流量,然后后边可以再续费。这种方式呢,从用户来讲,它就是买了一个产品带三年的服务费。从设备厂商角度来讲呢,它可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如果跟运营商做深度的合作可以通过收益分成。如果不是合作,把运营商当作一个客户呢,可以通过设备厂商在运营商那里购买物联网数据套餐,包括物联网卡。所以说,在物联网领域的运营商呢,它有多种的角色,一个是流量,一个是他提供物联网卡。他一起也提供一些,比如说物联网的行业应用,在不同的情况,它有不同的收费模式。这主要的几种收费模式,刚才我简单提了一下就是。比如说跟物联网运营商购买物联网卡和流量套餐。或者跟这个运营商做收益分成,这种方式其实现在都有。而且现在物联网是一个新的行业,将来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收费和盈利模式。举个例子吧,我在硅谷的时候买的那个车,它上面带那个谷歌地图也带很多车自己的一些就是服务,然后它是送这个钱。三年的这个服务这里面就包括4g的流量,因为这个手机的话是一个宽带的上网。但是第四年它就要收费,我当时买的时候他说说第四年大概是199美金一年。所以说,这个盈利模式很多。运营商,厂商包括这个车厂,设备制造商,包括设备的运营这些有很多的这个新的收费模式。随着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推进和指标体系的逐步完善,也将规范和推动国内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一些城市将智慧城市建设当做数字城市的新包装,一些城市被企业营销牵着鼻子走,国内智慧城市虚火过旺和盲目贴标签的行为也广为诟病。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将在试点探索和指标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对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诸多误区和认识进行矫正和澄清。必须认识到,智慧城市引领的新型城市化是对传统城市发展的扬弃,它是低碳、智慧、幸福及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是以人为本、质量提升和智慧发展的城市化。智慧城市建设不可偏废或仅仅是强调技术应用而忽视社会经济层面的创新,智慧城市的试点也必将规范和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构筑创新2.0时代的城市新形态,引领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之。

  • wooowzt:【邹老师】很难说是或者不是,在智能家居领域可穿戴的智能平台还有没有发展的机会。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物联网平台的发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跟大家分享一个数字,从IoT analytics 是美国IoT的一个咨询公司,他们2015年发布的一个报告有150家物联网平台公司(当然我相信其中真正的云平台公司绝对没有这么多),但是号称自己是云平台的公司有这么多家。2016年是350家,到2017年去年5月份我们在硅谷参加会议的时候,他们的报告显示大概是450家物联网云平台公司。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呢,这个领域从两个来看:第一个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大公司小公司,国内的国外的,初创企业或者是上市企业。同时这么多公司进来,你会发现一个巨大的优势,大家都看好,说明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向,也是在物联网里面非常重要的价值链里面的一环。 所以说作为一个初创企业呢,我个人觉得,如果纯粹做一个跨行业的平台呢,这个竞争会非常的大。Ayla作为一个初创企业,在这个里面呢已经有6~7年的时间,而且拿到3亿美金的投入。如果你要是作为一个新兴的起步的一个初创企业呢,或许会面对很大的竞争压力。但是,我个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呢,在一些小的领域,一些行业平台,做这个物联网应用。所以如果是做创业的话呢,我个人会建议说你做一个行业的物联网应用而不是一个平台,可能是一个更好的创业机会。因为应用呢,它会涉及到某一个行业,会对行业有一个深度的绑定,深度的分析和认识,也会解决行业自己的一些痛点。而且另外一个行业的投入也比平台要低,技术门槛也比平台低。现在有这么多优秀的物联网平台,比如Ayla平台,AWS平台,其实可以借用物联网平台,能够节省你的开发周期。随着智能家居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居开始引进智能化系统和设备。智能化系统涵盖的内容也从单纯的方式向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但较之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智能家居系统起步稍晚,所以目前市场主流的产品(系统)还无法很好地解决产品本身与市场需求的矛盾,使得智能家居市场的僵冰还没有被完全打破,所以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在此情形之下,从产品(系统)的技术角度上看什么才是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据市场调研显示,只有智能家居交互平台才是最好的手段之一。智能家居进入国内市场已经10多年了,一直以高大上的面目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即便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科技的应用,传统的有线的智能家居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和人们对功能丰富性和可操作性强的要求,智能家居呈现数字化、智能化、潮流化趋势,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而且产品也越来越贴近生活,接地气,实用越来越成为智能家居企业的重点,打造一个安全,智能,快捷,舒适的生活环境,是以后智能家居企业的发展方向。那么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无疑是企业家们正在思考的方向,无疑,智能家居是个朝阳行业,行业前景越来越明晰,才在今年有众多大佬纷纷投入这个行业,行业内外的明锐眼光都看相这里,资本聚集,苹果谷歌亚马逊我们都很熟悉,国内的小米中兴京东都已经进入这个行业,就在这几天小米的硬件也顺势推出很多款产品出来了,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更是助推行业的发展。然而如果对智能家居持续关注的人也知道现在的无线智能家居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了,价格也远远没有有线的来得动辄通常售价在20-50万元左右,部分高价位甚至达百万元,如国际大牌霍尼韦尔、control4,当然对方定位高端,做高端市场。在这个舞台上国内外厂家同台较量,各大智能家居公司为了抢占市场,甚至纷纷刮起了价格风暴,国内物联传感为代表的企业重心在做能进入千家万户的智能家居,重点放在中低端市场的普通消费人群,已经有过的几次优惠活动已经让部分消费者尝到了很大的点头,让无线的智能家居甚至进入了千元时代,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感觉不是一个理想的消费品,真正让其花钱去体验的的话还是会有疑虑,这直接导致智能家居在国内这么多年了受众面依然狭窄,也是这个行业没能很快做大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 wooowzt:【张老师】未来嵌入式系统占到所有IoT物体的比例会达到多少?这个量会非常恐怖呀,数十亿是有的。做个不恰当比喻,有点像那个比如说你一个app,你这个app是一个单机版的还是联网版的?我想现在很多的app基本上都是联网版的吧,同比这个嵌入式基本上这个嵌入式也是有无线的方式连云的吧。举例MiCO,运行在CortexM3 CortexM4 32位MCU才行,举wifi为例,大概96K内存。因为https和wifi占用蛮多资源的。这里说一下开发方式其实是分两种,如果你对wifi一点也不care,那wifi只是你的一个协处理器,那么你51单片机可以用串口。这种rx,tx方式跟它通信的好。那么如果你是二次开发,那么你这个操作系统要运行这个本身的这个MCU的载体,还是内存要求比较高的好。 补充:这些年来掀起了嵌入式系统应用热潮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芯片技术的发展,使得单个芯片具有更强的处理能力,而且使集成多种接口已经成为可能,众多芯片生产厂商已经将注意力集中在这方面。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应用的需要,由于对产品可靠性、成本、更新换代要求的提高,使得嵌入式系统逐渐从纯硬件实现和使用通用计算机实现的应用中脱颖而出,成为近年来令人关注的焦点。一个嵌入式系统装置一般都由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和执行装置组成,如图1-1所示,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是整个嵌入式系统的核心,由硬件层、中间层、系统软件层和应用软件层组成。执行装置也称为被控对象,它可以接受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发出的控制命令,执行所规定的操作或任务。执行装置可以很简单,如手机上的一个微小型的电机,当手机处于震动接收状态时打开;也可以很复杂,如SONY 智能机器狗,上面集成了多个微小型控制电机和多种传感器,从而可以执行各种复杂的动作和感受各种状态信息。从80年代早期开始,嵌入式系统的程序员开始用商业级的“操作系统”编写嵌入式应用软件,这使得可以获取更短的开发周期,更低的开发资金和更高的开发效率,“嵌入式系统”真正出现了。确切点说,这个时候的操作系统是一个实时核,这个实时核包含了许多传统操作系统的特征,包括任务管理、任务间通讯、同步与相互排斥、中断支持、内存管理等功能。其中比较著名的有Ready System 公司的VRTX、Integrated System Incorporation (ISI)的PSOS和IMG的VxWorks、QNX公司的QNX 等。这些嵌入式操作系统都具有嵌入式的典型特点:它们均采用占先式的调度,响应的时间很短,任务执行的时间可以确定;系统内核很小,具有可裁剪,可扩充和可移植性,可以移植到各种处理器上;较强的实时和可靠性,适合嵌入式应用。这些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的出现,使得应用开发人员得以从小范围的开发解放出来,同时也促使嵌入式有了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90年代以后,随着对实时性要求的提高,软件规模不断上升,实时核逐渐发展为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OS),并作为一种软件平台逐步成为目前国际嵌入式系统的主流。这时候更多的公司看到了嵌入式系统的广阔发展前景,开始大力发展自己的嵌入式操作系统。除了上面的几家老牌公司以外,还出现了Palm OS,WinCE,嵌入式Linux,Lynx,Nucleux,以及国内的Hopen,Delta Os等嵌入式操作系统。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前景日益广阔,相信会有更多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软件出现。

  • wooowzt:【谢老师】国内LoRa行业的这个厂商目前发展状况。LoRa实际上是从这个2012年底进入中国,这个也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从当时12年底13年初进来,到现在每年接近于2000万LoRa芯片。在国内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尤其是三表(气表、水表、电表)这些公司以及模组厂商,已经形成规模型的发展。模组厂商就深圳各种做模组厂商大大小小都有几十家,成规模的也已经有不少。产业链上其他的这种厂家,比如说网关,这个相对来说门槛稍微高一些。后台云服务器等等,能够提供这种垂直应用的,还有这种方案公司,目前在国内也是有非常多。我们没有具体的数量统计,有设备的这种厂家,比如网关、基站设备可能一共有10~20家吧,接近20家左右。模块厂家的数量太多了,节点就更不用说了。做各种应用,比如工业、三表的、停车的、安防的等等太多了。这个目前很难给出一个数量,只能说这个技术目前已经深入到了目前国内很多的行业,而且很多行业已经得到了批量的验证和应用。从另外一个角度,就是芯片的这个情况。其实目前中国的这个市场可能占到整个LoRa芯片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到百分之四十左右,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情况。所以说,我们中国的这个LoRa市场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活跃的,国外虽然发展的早,但是他没有这种规模的效应。在国内的话,它有各种各样的应用,而且有比较大的市场,所以在很多场景已经得到了规模性的应用,已经有一些规模性的效应。 另: LoRa属于非授权频谱,随时随地可以建站,组网简单,适合政企专网,已成为当前最为普遍应用的物联网专用网络通信技术,发展形势如火如荼。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在物联网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芯片厂商、运营商、大型设备商都开始对这个领域热衷起来,已经出现了NB-IoT,LoRa,Weightless等多个标准或者联盟。LoRa网络由于易于建设和部署,已成为当前最为普遍应用的物联网专用网络通信技术。LoRa网络部署已遍布欧洲、美国、亚太等全球多个国家。目前LoRa网络已经在世界多地进行试点或部署,截至目前最新公布的数据,已经有17个国家公开宣布建网计划,120多个城市地区有正在运行的LoRa网络,如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印度等等国家,荷兰、瑞士、韩国等更是部署或计划部署覆盖全国的LoRa网络。

  • wooowzt:【李老师】中国移动正式推出了eSIM NB-IOT通信模组M5310,M5310尺寸仅19×18.4×2.7mm。 用NB-IoT做养殖场家禽的活动统计。如果只是做活动统计,我认为这个价值不是很大,做研究是可以的。用NB-IoT进行家禽的智慧的养殖倒是有价值。 因为我们要对家禽进行这样一个活动统计,需要给每一只鸡或者鸭装一个NB-IoT的一个芯片/模组,通过这个芯片/模组连到我们基站,然后通过这个基站对于这些家禽进行活动统计分析,这个成本还是比较高。现在电信推出的最便宜的一个NB模组,它的成本是36块钱,实际上电信给出的每个模组有30块钱的补贴,实际上模组的价格是66块钱。 所以这个成本还是比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