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技术

物联网世界 >> 物联网新闻 >> 物联网热点新闻
企业注册个人注册登录

跨境支付成为现实 本土企业暗战PayPal

2013-10-15 10:36 第一财经日报

导读:“触电”的热潮已经延展到外贸领域。快速增长的跨境交易规模,正吸引诸多第三方支付平台抢夺跨境支付的先发优势。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发放试点开展跨境电商外汇兑换业务的牌照,包括支付宝、快钱、东方支付、汇付天下等17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获得首批牌照。多位外贸电商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这是跨境电子商务的又一次“破冰”。

  “触电”的热潮已经延展到外贸领域。快速增长的跨境交易规模,正吸引诸多第三方支付平台抢夺跨境支付的先发优势。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发放试点开展跨境电商外汇兑换业务的牌照,包括支付宝、快钱、东方支付、汇付天下等17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获得首批牌照。

  多位外贸电商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这是跨境电子商务的又一次“破冰”。

  跨境支付业务“转正”

  在第三方牌照公布后,获得牌照的17家第三方支付机构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开展跨境支付业务。

  此前,国内第三方支付机构只能和银行合作或者和境外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通过共享账号“曲线”实现跨境支付。比如,支付宝在2007年与中行等合作,推出跨境支付服务;此后,与VISA、万事达卡进行合作,完成双向跨境支付服务;财付通也在2011年牵手美国运通共同开发网络支付服务。

  “简单说,当跨境支付交易产生时,国内外商户不必再跑到银行购汇和结算业务,可交由支付机构集中批量地代为办理跨境结算。”获得试点牌照方17家机构之一、东方电子(000682)支付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鹏向本报记者表示,试点跨境外汇结算牌照发放后,将对“海淘”、B2B等跨境电商都产生利好。

  来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海外代购市场交易规模达483亿元,较2011年上涨82.2%。

  另一个更大的蓝海市场在于B2B外贸电商。艾瑞咨询《2012~2013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为2.3万亿元,同比增长31.5%,占整体进出口贸易额的9.5%,且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

  浙江外贸电商从业者崔先生告诉记者,此前,在收结汇等方面存在一些不便,最突出的表现是要跑到银行购汇和结算,现在可以简化结算流程,降低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

  机遇与挑战并存

  PayPal跨境贸易中国区总经理胡柏迪在首份《全球跨境电子商务报告》的发布会上比喻道,传统出口和跨境电商出口就像一个篮球中套了一个网球,而这个网球膨胀的速度比篮球快得多。

  Capgemini、RBS和Efma联合发布的《2011年全球支付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电子支付交易额预计将达到1.6万亿美元,是2010年交易金额的近两倍。

  不过,国内第三方支付企业跨境支付在分享快速增长的蛋糕之前,还要比拼各自接入的国际网购平台以及合作商户,也将直接面对一些国际支付巨头的竞争。

  IBM资深战略分析师王祺指出,目前,中国跨境支付市场上已经形成三股竞争力量:第一类是涉足跨境网络购物、外贸B2B市场的境内第三方支付企业,比如支付宝、快钱、汇付天下等;第二类是在跨境支付市场上已成熟布局的、提供全球在线收付款业务的境外支付企业,代表者为PayPal、Square;最后一类是境内传统金融机构,凭借强大的银行网络,不仅支持跨境购物、外贸B2B,还覆盖了境外ATM取款和刷卡消费等国际卡业务市场。

  此次牌照发放主要是给第一类竞争力量带来利好。王祺认为,以支付宝为例,此前由于支付宝的主要客户群依然聚焦在以淘宝为核心的C2C业务中,其跨境业务并未呈现出实质性的增长。如果“名正言顺”之后,支付宝凭借国内用户中的影响力,至少会抢占很大一批“海淘用户”。

  “对于第三方支付公司而言,跨境支付目前来看还是利好为主。”易观国际互联网金融分析师张萌认为,在支付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很多公司都在布局跨境外汇支付;以外汇结算的支付业务给支付公司带来的费率/利润率能够达到2%~3%,而人民币结算的利润率只有千分之几。

  但是,挑战也不小。PayPal等平台在中国为跨境外贸电商提供外币在线支付服务多年,与央行及相关监管部门保持着紧密联系,同时可在全球畅通无阻地支付,在外贸行业中具备先天优势。

  “境内第三方支付机构还可能涉及信用问题,比如在出现纠纷时如何做到公正仲裁、保障买卖双方权利等。王祺表示,此外,不排除一些金融风险的存在,比如诱发赌博、诈骗、洗钱或促使热钱流入、诱发沉淀资金风险等。

  张萌称,此外,跨境外汇结算业务目前也存在着障碍,第三方支付业务范围和服务对象扩大,不再仅仅局限于国内的一些客户,而是延伸至境外更多的商家等;主要在于国内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能不能和国外的商家接上口,即境外的用户、商家是否接受中国相关公司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