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技术

物联网世界 >> 物联网新闻 >> 物联网热点新闻
企业注册个人注册登录

机器人,为什么不再“狼来了”?

2016-04-29 10:10 物联之家
关键词:机器人

导读:机器人大军来了,你准备好了吗?10年后机器人取代300万个工作机会?未来每4人就有1人没工作!......

  机器人大军来了,你准备好了吗?10年后机器人取代300万个工作机会?未来每4人就有1人没工作!......


  随着机器人成为当红话题,各种恐惧诉求标题纷纷出笼,彷佛还不再快点提升,自己马上就要被机器人淘汰;另一方面,许多人也满心狐疑,机器人又不是今天才有,但也没看到谁真的被取代啊!这次八成又是狼来了吧?

  的确,机器人讲了至少20年,但这次来的不只是机器人,而是机器人+物联网+云端运算。不管从成本面或功能面来看,都足以让机器人从科幻片,落实成为实际产业,台达电机电事业群资深副总裁暨总经理张训海明确指出,我们现在,就正站在爆发的临界点上。

  “换手掌不换机台,机器人变实用”

  台达电副总裁、总经理张训海说,引爆这一波趋势,正是来自于各界大力抢进的工业用机械手臂,很多人会疑问,工业自动化不是早就有了吗?

  的确,在制造业中,生产在线早已使用各种机器手臂;但张训海提醒,过往之所以不会威胁到个人,是因为这类机器人体型庞大、造价昂贵,且完全针对生产流程中某一个专门动作而设计。如果要"换线"改做其他型号产品,光拆卸更换可能就要数天,还必须有专门工程师重新设定数据。所以只有大量生产、单价较高的汽车业、重工业会采用。

  但这波轻型机械手臂风潮,最大的特点,就是平价又充满弹性,张训海表示,随着科技进步,过去动辄上百万的机器手臂机台,很快就会降到一具只要20~30万,甚至10万元以下,而且不同于以往,新型机械手臂只需拆换最前端的“手掌”,就能换新动作,换线时间可以缩短到一两个小时内;甚至如果能在设计时间,就将机械手臂的对应动作程序与整体制造系统相连,可能连手掌都不必换,只要下载新的动作轨迹程序,就能生产不同产品。

  “未来的产业趋势一定是少量多样”,当产品款式变成过去的数10倍甚至上百倍,企业在生产与制造上,就必须兼具效率与弹性,而平价机械手臂完全满足这点需求。张训海强调,“这将会成为影响所有工作者的重大变革!”

  客户痛点在哪,人的价值就在哪

  然而,就算机械手臂相对以往平价许多,企业依然必须判断要先从哪里开始导入机器人,才能发挥最大效果。也因此,未来工作者想要存活,所必备的第一项专业,就是能从大环境中观察与思考“当今客户的痛点在哪?”

  “所谓痛点,就是企业没有这项产品或服务,会觉得非常不舒服的地方,”张训海说,企业经营一定会有大大小小问题,唯有帮企业解决"最大的问题",才能让对方愿意掏出钱来,“这就是一个人能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所在”。

  机器人有3大应用:工业用机器人、医疗型机器人与服务型机器人,大众最关注、想象最多的是第3种,期待如同科幻片,“机器玛丽亚”可以帮人们代理许多生活琐事。“但为何当前产业全力推动的,反而是工业用机器人?”

  除了技术限制,更重要的是,工业用机器人正能满足目前全世界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痛点”。以台湾为例,制造业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人工短缺”,找不到人愿意投入产业;二是“流动率高”,就算招到人也留不久;三是“质量不稳”,由于缺乏稳定劳工,质量无法获得保障;四是“变化快速”,就算大手笔投资自动化设备,可能一两年后技术汰旧换新,只得报废。

  假设现在有一样东西,可以有效地解决人工短缺问题,又不用担心投资下去一两年后就无用,企业一定会愿意掏钱出来,“平价机械手臂完全符合这项产业最大痛点而生,也正是为何会成为当今热门焦点的原因。”

  “然而机械手臂不是安装上去就好,告诉它们该做什么事、又该怎么聪明做事,还是人,”张训海说,这就是未来人才所需具备的第2项专业:能放下本位主义,统合不同领域知识。

  一具机械手臂要实际运作,需要4大技术:

  一是精密机械的工艺,二是电子技术的硬件,三是程序语言的软件,四是人因工程的知识,“但就算能够连结各种技术,也只是有能力做出一台能用的机器;但好不好用?不见得!”

  帮机器变聪明,人轻松当傻瓜

  张训海以台达电为例,研发团队除了得深入了解不同产业的制造技术、生产流程、工作方法,分析人员的操作动作,最重要的,还得让操作接口变得非常简单使用。“就像3C产品或各种手机App,只要手指点点滑滑,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同样,唯有让机器人变得很聪明,让使用者可以很傻瓜就操作,才算真正解决痛点。”

  台达电研发工程师曾自信地和张训海说,“我设计的机器手臂不只精确好用,操作接口更超简单就能上手!"现场演练时果然流程顺畅、动作完美。但他看完,只回了一句,"你说的不算,拿给生产在线的人,看他们愿不愿意用。”

  结果研发工程师去了、也教了,却碰了一鼻子的灰,现场人员狂嫌系统难用。张训海陪着一头雾水的研发工程师仔细询问,现场人员却说:“你看,在这些地方我还得要写一堆程序!超麻烦!”

  对研发工程师来说,写程序是他的专业,因此他们认为,好用的接口就是“写的程序愈少愈好”。若想指示机械手臂做出不同动作,原本要写几十行的程序,现在缩减到只要三五行就能完成,简直方便到不行!

  但对现场人员来说,“只要需要写程序,就是不方便”,真正的简单使用是“按按键就好”,最好一行程序都不必写。研发人员预先将几个常用动作做成模块,第一线人员需要机械手臂做出哪些动作,用指头在屏幕上点一点或拉一拉,把几个选项组合在一起就好了。

  这时,研发工程师才真正了解第一线人员要的是什么。自此开始,研发工程师每天驻扎在工厂内,一面观察生产线人员操作时有哪些动作、每个动作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会需要这些动作才能完成任务,而机械手臂又可以模拟与取代其中哪些部分。

  另外,用户在使用操作界面上,如果不看说明书,他们又是怎么直觉操作?如果过程有10个步骤,是否可以简化为3个?或者足够明确的指示,让操作者完全不会出错、一定能进入下一个步骤?

  “就像iPhone,真正的好用是直觉操作,不需要依靠记忆或知识去编排,”能够放下对既有专业的自傲,换位从使用者角度,从零出发去做设计思考;从具有高度专业的研发者,变为能理解一般使用者思维的统合者,就是机器人产业最需要的人才特质。

  机器人,为什么不再“狼来了”?

  1、价格平实:以往产业用机器人往往体积庞大、价格高昂,但机械手臂单价可压低在20~30万元以下,中小型企业也能采用。

  2、功能弹性:以往产业用机器人功能单一,但如今只要“换手掌”+“换程序”就能一机多任务,效益变得更高。

  3、需求多样:消费者希望产品客制化、个性化,是所有产业都无法抵挡的趋势。生产线要做到「少量多样」,就必须具备灵活弹性。

  4、企业缺人:传统产业缺工严重,机械手臂一机多用,可以弥补人力缺口,多具搭配成工作站,甚至可做到产线无人化。

  这样站稳机器人产业!

  1、察觉产业痛点:机器人应用面广泛,要投入哪个领域做研发,关键在于思考当今产业最需要解决的课题是什么。透过“从大局观察业界痛点”,才能真正抓住商机。

  2、换位从零思考:电机或机械专业并非唯一,能够放下身段,从专业立场转换为使用者立场,归零思考对方对于“好用”的认知是什么,才不会陷入本位主义,看不清使用者真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