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技术

物联网世界 >> 物联网新闻 >> 物联网热点新闻
企业注册个人注册登录

道路交通发展难点与智慧展望

2019-07-12 09:27 安防知识网

导读:真正聪明的智慧交通,必须集智慧感知、智慧出行、智慧决策以及智慧管控为一体,实现道路交通的“主动化”。

汽车电子车牌 自由流 交通,智慧安防,智慧交通,城镇化

图片来自“东方IC”

随着生产经济的日益发展和提高,道路交通运输系统也得到了质的改善。从小径到小桥、栈道,再到铁路、轮船、飞机以及当下的建设热词智慧交通,道路交通的发展史不仅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史,也是人类文明变革的另类写照。那在迈向“智慧”之际,道路交通又面临着哪些难点和智慧展望呢?本文将进行简单解析。

当下道路交通的发展现状及难点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公路建设速度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已建成477.35万公里的高速公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位列全球第一。当下中国道路交通的特点大概可用以下六个字概括:

“快”:机动车、驾驶员、交通量快速增长;

“猛”:城市扩张猛;

“高、通”:高大尚的工程项目很多,村村通公路基本实现;

“大、稳”::交通事故量大,事故多,但是也已经到了一个基本稳定的阶段。

但尽管中国道路交通已基本进入稳定阶段,但就目前道路安全问题依旧是中国道路交通发展不可忽略的难题,而这些安全问题的矛头,纷纷指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车辆主动安全系统等等。

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安全隐患。无论是公路信号灯、标志标识,还是防撞护栏、惊恐、平纵曲线、平面交叉口等都存在不少威胁。例如防撞护栏存在强度不够、断头处理不当、中央开口等多个问题。

车辆主动安全系统安全问题呈多维化。

交通执法不严格,驾驶人安全素质不高。目前交通事故背后的原因大多在于酒后驾驶、违法驾驶、疲劳驾驶等等,这就意味着驾驶人行车素质以及交通管控都必须提升提高。

除了以上所提及的三点,当前道路交通的发展还存在事故精准分析不足、安全评价的标准化建设等难题,对我国道路交通发展造成了不少限制。

怎样的道路交通才能安全又聪明?

关于这个问题,业界给出的答案是智慧交通。

对于智慧交通的概念我们不做过多提及,其无非与智慧城市建设一般,涉及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但怎样的叫交通才能称为“智慧交通”呢?

1、有感觉

2、这强调当前的智慧交通必须构建以智慧公路为核心的全面感知网络,对交通系统进行智慧感知。

在应用三维可测实景技术、高精地图等技术,实现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采集和整理之后,这张全面感知网络是对交通网、传感通信控制网,绿色能源网 “三网合一”成果,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形成支撑智能驾驶、新能源运载工具推广应用、精准交通管理与服务、数字城市建设等的智能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其最终目的是用智慧技术打造“车路协同、智能诱导、快捷收费”三种享受服务,实现车辆和基础设施之间智能协同与配合保证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从而形成的安全、高效和环保的道路交通系统。

2、能思考

“能思考”其实意味着交通能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萃取和分析。

在智能交通系统中,依赖摄像头等图像采集设备采集道路交通监控领域的图像,在利用视频分析技术、深度学习、大数据等技术对非结构化交通信息转化为结构化信息,在对交通数据进行精准分析后实现对当前道路交通的预判能力,包括交通运行状态监测、道路健康监测、车流人流大数据分析等等。

3、会说话

应该这样说,在实现“有感觉”和“能思考”之后,智慧交通的终极目标就是“会说话”。与人类开口说话类似,“会说话”的交通意味着能主动向出行人传达实时交通情况,为个交通参与方提供交互方式和手段,实现对交通的智慧决策和管控。

“会说话”的交通需要达到以下要求:通过各类传感器以及与互联网交通企业、气象部门、公安部门、机场集团共享的数据,实现对路网运行状态多维度的基础设施数字化,主动提供停车诱导、换乘诱导等综合信息服务;精准气象预测及预防维护,包括综合展示、应急养护、信息发布;通过隧道应急广播、无人机巡查等多种手段主动开展应急联动;以及在城市指挥控制中心的协助下,实现对综合交通指挥调度、可视化展示、通信保障等一体化支撑,云数据中个应用业务支援、基础信息资源和共享信息资源等等。

关于这点,交通绿波带、道路意外情况预识别、道路标识数字化智能化等智能设备的建设,以及越来越多“城市大脑”“交通大脑”的落地,就是交通逐步实现“会说话”具体表现。

综上所述,真正聪明的智慧交通,必须集智慧感知、智慧出行、智慧决策以及智慧管控为一体,实现道路交通的“主动化”。

但智慧交通要落地也有难题

需要承认的是,智慧交通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大量的基础设备,智能感知、指挥调度、信号控制等交通管理工作等智能化水平的大大提升,在缓堵现场、治安防控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毕竟智慧交通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其要发展还面临着不少难题。   交通问题发现投入大量人力,识别不充分、不及时

具体表现在:信号降效、标志标线模糊等识别存在盲点,依赖人工巡查,工作量大,不及时、不充分;国省道/县分级道路存在隐患,缺乏有效的排查机制。

交通问题解决严重依赖专家经验,导致解决不及时,发展不平衡

具体表现为:缺乏交通问题关键特征与处置方案的关联分析与深度挖掘,无法指导交通部门科学管理和最优管控;问题处置依赖特定人群,效果取决于个人水平,

事故精准分析数据欠缺

要对交通事故进行精准分析,首先必须需要采集的数据好且不乱。但就目前而言,不但在数据质量没能达到要求,数据还存在不透明、粗犷等特点。

海量交通数据蕴含丰富信息,无法共享到出行者

当下大量交管信息如突发事件,拥堵趋势、绕行方案等,出行者根本无法了解;且智能交通系统的交互能力弱也是广大出行者无法获取信息的一大原因。

……

总之。智慧交通产业不仅需要相关硬件设施供应,还有赖于各个软件系统之间的有机组合,并依靠中心系统实现硬件设施的智能协调、调动,使其实现整体高效运作,同时保障数据安全。产业链条仍在不断延伸,合力抱团才有利于产业集聚和发展。

小结

在中国,智慧交通不仅仅局限于道路交通智能化,智能出行、智慧停车、电子警察、智慧公路、自动驾驶等归属于智慧交通,但就与智慧交通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头羊”一般,道路交通智能化即是智慧交通的“先行军”。

而智慧交通的初衷是什么,“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这句在2019年初朗朗上口的电影台词,或许已经给了世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