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技术

物联网世界 >> 物联网新闻 >> 物联网热点新闻
企业注册个人注册登录

外国“智慧农牧业”的做法与经验

2019-07-12 14:41 世界采编

导读:物联网正在各个细分领域掀起一轮新的变革,从工业自动化到医疗、农牧业等领域,新技术促进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凸显了无限的前景

外国“智慧农牧业”的做法与经验

外国“智慧农牧业”的做法与经验

物联网正在各个细分领域掀起一轮新的变革,从工业自动化到医疗、农牧业等领域,新技术促进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凸显了无限的前景。在农牧业领域,同样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遇。智慧农牧业技术帮助农牧民监测牲畜、评估作物生长、监控土壤质量、限制用水量、控制温度等等,因此未来饲养作物和动物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容易。

在智慧农牧业炙手可热的当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农牧业以它的淳朴厚德迎接生物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方式,并不断创新蜕变,迎来智慧农牧业发展新时期。眼下,国外“智慧农牧业”发展现状如何,将为我国现代农牧业发展提供哪些借鉴?

外国“智慧农牧业”的做法与经验

外国“智慧农牧业”的做法与经验

荷兰

如果你去过日本、美国、以色列等国,就会发现,这些国家的农牧业各有其明显特色。日本是精细农牧业,美国是规模化精准农牧业,以色列是节水灌溉技术领先全球的高科技农牧业。而欧洲国家荷兰,它的农牧业特色与以色列相似,是高科技农牧业的典范。

荷兰,位于欧洲西偏北部,国土面积很小,从东到西130公里,从南到北400公里,国土面积41864平方千米,58%的土地用于农牧业。著名的低洼之国,1/4国土面积低于平均海平面。这个欧洲小国农产品和食品出口额达292.8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法国,进出口总量为世界第三,净出口为全球第一。花卉生产居世界首位,年出口约50亿欧元,占世界市场的43%。

荷兰农牧业的成功经验是什么?它领先世界农牧业的秘密又在哪里?

往前追溯70年,即20世纪50年代,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荷兰农牧业开始了它的蓬勃发展之路,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沉淀,形成了如今的高科技农牧业面貌,主要体现在玻璃温室农牧业、园艺花卉、生物防控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方面。在荷兰的农牧业构成中,畜牧业50%,园艺业38%,农田作物12%,园艺与农田作物之和占据了半壁江山,以这两个领域为代表,让世界瞩目。大约20年前,荷兰人做出了“可持续农牧业”的国家承诺,其口号是“用1半资源生产出2倍的粮食”。自从2000年以来,许多荷兰农民都减少了关键作物对水的依赖,减少幅度达90%。他们几乎完全放弃了在温室中使用化学杀虫剂的做法,自2009年以来,荷兰的家禽和家畜生产商已将抗生素的使用减少了60%。

这个国家发展起来的世界一流玻璃温室农牧业,起因于它的“先天不足”。荷兰土地资源有限,且光照不足(据了解,荷兰一年能见到太阳的时间不超过70天),这样的条件并没有成为制约荷兰农牧业发展的障碍,相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荷兰温室开始发展,他们依托玻璃温室技术,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突破了这些限制瓶颈,并让这个面积只有4万平方公里的小国,一跃成为全球农牧业强国之一,创造了农产品出口全球第二的奇迹。

外国“智慧农牧业”的做法与经验

外国“智慧农牧业”的做法与经验

据统计,荷兰玻璃温室面积达到16.5万亩,约占全世界温室总面积的1/4,西荷兰是温室最集中的地区。玻璃温室约60%用于花卉生产,40%主要用于果蔬类作物(主要是番茄、甜椒和黄瓜)生产。玻璃温室环境控制方面,实现了全部自动化控制,包括光照系统、加温系统、液体肥料灌溉施肥系统、二氧化碳补充装置以及机械化采摘、监测系统等。玻璃温室全面的自动化,加上先进的知识和技术,生产出的作物非常高产,且品质很高,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也多出口其他国家。

再说其闻名世界的花卉产业,年生产量居世界首位,是荷兰的支柱性产业,年出口额约50亿欧元,占世界市场的43%。世界上75%的花卉种球都产自这里,是绝对的鲜花王国。在荷兰24853个纯种植业农场中,花卉园艺农场有9035个,占比36%。从育种、育苗、生产、交易和流通等,荷兰的花卉产业链非常完整,并且各环节科学分工、高效联动。

外国“智慧农牧业”的做法与经验

外国“智慧农牧业”的做法与经验

荷兰之所以能成为全球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还与其高效的分销模式密不可分。拍卖方式、农民合作社集体议价、成立一体化集团进行内部收购是荷兰农产品分销的主要模式。其中拍卖方式是荷兰极具特色的一个存在,以花卉为例,荷兰花卉出口额的80%由拍卖市场进行交易。

为什么说荷兰是高科技农牧业?这里非常重视科技创新以获得竞争优势,不仅是玻璃温室技术、检测技术等,到这里后,我们看到,农民田间所有防治都是建立在大数据分析之上的,这就是高科技和大数据的力量。卫星识别、分子识别甚至是DNA识别都应用在了农牧业上。

荷兰有80%的农民已经使用GPS系统,由荷兰政府提供卫星支持,利用其捕捉农田信息,对农田情况进行科学分析。此外,也通过无人机等方式收集田间信息。无论是卫星还是无人机,通过这些高科技手段,搜集储备信息量,分辨有益和有害行为,从而更精准、更有效地给出建议并进行综合病虫害治理。

设施农牧业中,生物防控以及天敌的应用非常普遍,化学农药使用比例较小,在10%~20%左右,物理和生物防控比例基本在60%~80%。

荷兰有机农牧业面积占比为7.4%,我国仅为0.4%,行业专家蔡智文老师指出,荷兰的农药施用量和化肥施用量也明显低于我国。并且相比于荷兰每公顷蔬菜54.4吨的产出,我国只有23.0吨,还不足其二分之一,说明荷兰的土地生产率高于我国。这就是高科技农牧业与传统农牧业的差距。

让人惊叹的荷兰种植模式,放眼全球才知道差距,置身荷兰,才真切地感受到震撼!总结特点如下:

01

设施农牧业高度自动化、机械化、信息化

对于现代技术的应用非常普及,不仅体现在高度机械化、精准环境控制(包括自动补光、调控温度和湿度、通风、补充CO2等),也体现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比如智能补光,这边温室都需要给植物智能补光,并且给植物供给CO2来增强光合作用。

外国“智慧农牧业”的做法与经验

外国“智慧农牧业”的做法与经验

02

利用大数据进行管理和防控、生产

荷兰很注重信息化操作和田间监测、大数据收集。这些基地的大数据建立很完善,将大数据输入电脑,利用信息化控制温室的各种自动化操作和防控。这里的大多数温室基地,很少出现病害,多是预防为主,并对什么时间可能出现的病虫害进行大数据搜集,一旦出现病害,根据大数据进行防控。

玫瑰基地运用数字化进行管理和经营。采用倒金字塔管理模式(一般是正三角管理模式),实现全部自动化,每1000平米只需一个人管理。

03

智能化配肥喷灌系统

荷兰的基地,基本会配套3—4个大的配肥罐,提供作物生长不同时期,所需的肥料营养,后期通过电脑操作,即可全部实现智能控制。

盆栽花卉基地采用潮汐式灌溉方式。电脑自动调整每种花卉所需的肥料,一天一次施肥,一次5到10分钟。在不同生长时期,侧重供给的营养也不同。

草莓基地的配肥车间,液体肥料储存在四个配肥罐,通过电脑设计配方混合,完全自动化控制,当场混合当场使用。

04

领先的生物防控技术

这里的玻璃温室,对黄板、杀虫灯以及应用天敌等物理、生物防控方法的应用到了极致。病虫害防治以农牧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也以矿物源、植物源药剂为主,化学药剂用量在20%以内,甚至一些设施基地不用任何化学药剂,完全达到有机水平。与国内习惯用化学防治害虫方式不同,荷兰设施农田对付不利于作物生长的害虫,种植者并不是通过打化学药剂,而是引入对该作物无害的害虫天敌进行消灭,这是荷兰设施农牧业生产中对害虫非常普遍的防治方式。

在各温室大棚中,在一些作物叶片上有许多如捕食螨等害虫的天敌,这种利用自然生物链的天敌方式保护作物生长,最大程度地再现了天然环境。

05

高投入、高产出的典型经营模式

在参观盆栽花卉基地时,我们了解到,一平米的投入成本在400欧左右,其中100欧土地价格,300欧为建造等成本。但是,高投入换来的农产品产量高、品质好,效益自然高。同样,在1.6公顷的番茄基地,其一平方米投入成本在300~400欧元。一亩地产量50吨,收购价格折合人民币6元/公斤,一亩地销售价格30万人名币,全部做出口。

06

主流的无土栽培模式

在荷兰设施栽培中,无土栽培比例高达80%,而设施园艺的无土栽培比例高达90%。并且普遍采用岩棉做栽培基质的全岩棉营养液栽培模式,避免水分流失或渗漏。由于岩棉不含营养成分,基地管理人员还会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时期及时调整营养配方,做到精细化管理。

07

水和肥料循环利用,没有污染

玫瑰、番茄、辣椒玻璃温室基地,乃至草莓大棚设施等,均为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全部普及。我们在90公顷的草莓基地里,看到了其采用的滴灌系统,是封闭循环的系统,不会产生废液,营养液使用椰壳加易普润液体肥料。

荷兰西边是大海,整个国土的四分之一比海平面低,加上人口不少,所以一直以来土地,尤其是耕地都是稀缺资源,增加国土的需求非常重要。几百年来荷兰围海造陆是发展中不得已为之的做法,那么今天已经迈入发达国家行列的荷兰,真的该探寻新的做法了。荷兰的几家公司一打响指:咱不抽海水造陆地了,咱直接搬到海上去漂着!漂浮农场创意来源于荷兰建筑设计师彼得(Peter van Wingerden),他表示在全球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而粮食需求日益增加的大背景下,到2050年,全球所需食物将比现在增加约60%,应该有人尽快拿出一套能有效应对气候、能源、水、食物和废弃物所带来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最终,他想到的办法是:把粮食搬到靠近城市的水域来种,把牛也运到这里来养。

外国“智慧农牧业”的做法与经验

外国“智慧农牧业”的做法与经验

根据设计,在这个漂浮着的流动农场,城市里居民既能看到现实中的奶牛也能看到如何挤牛奶,以及如何制造奶制品。正在制造的漂浮农场活像一个矩形鸟巢,长约40m,宽约30m,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有上下两层,除上层顶部为装有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外,其他房间的四面全部为透明玻璃墙,人们可以从外面清清楚楚地看到里面的场景。这个建筑漂浮在海上,由3道走廊与陆地连接。这样,建筑能与陆地接触。两道走廊分别通往上层与下层空间。上层养牛,是牛生活的空间,绿树成荫,俨然一个小小的公园。可以容纳600头牛,每天可以生产5000L牛奶。下层有各种各样的生产与服务设施,如牧草区、牛奶生产区、牛排泄物收集与处理区、海水淡化区、能源供应室。漂浮农场还包含一个动物友好的花园式环境,人工草坪可以让奶牛在其上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