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6年后,物联网的主要参与者进行了一次大洗牌,尤其是大量传统行业巨头参与,让所有人都认为物联网的风口已来。事实上也出现了一批百亿级估值的物联网企业,但是依然不看不出物联网产业“爆发”的迹象。
在知乎上, “物联网是什么?”、 “物联网为什么发展这么慢?”等问题,仍是涉及物联网的最高频问题。
2016年后,物联网的主要参与者进行了一次大洗牌,尤其是大量传统行业巨头参与,让所有人都认为物联网的风口已来。事实上也出现了一批百亿级估值的物联网企业,但是依然不看不出物联网产业“爆发”的迹象。
实际上如果留意观察,会发现物联网以“非物联网”,而是“无人化”的方式爆发了。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正是物联网目前的状态。
我们身边的“无人化”应用
AI肌皮肤质量检测仪
它坐落在商场的一个小角落,大概占地1平方米,没有服务员。当你走近它,它会跟你打招呼,做自我介绍;你可以按照它的指示一步步进行检测,等待几分钟,就能得到一份图文并茂的检测报告。
码尚AI量体仓
这座量体仓在万达影院的门口,它分为两部分:成衣布料展示和人体扫描仓。顾客站在扫描仓内,填写验证码后,便可即刻开始扫描。它需要扫描正面和侧面获取身体数据,扫描结束后有六个身体维度的报告发送到手机上,可凭此数据在码尚线上定制衬衫。
智能身高测量仪
使用者需要站在机器前面的白色区域内,保持不动。经过几秒钟等待就会出现身高数值。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报告。
天使之橙自助橙汁机
扫描二维码支付后,机器会自动榨汁、装杯。一杯橙汁的制作时间大概需要三分钟,这时候就有很浓烈的新鲜橙子味飘出来。机器内部有感知橙子和杯子数量的传感器,可以及时提醒经营方更换物料。
麦当劳自助点单机
现存在于各大快餐店,点餐机菜单与收银台一致。顾客选好后可通过二维码支付。单号会发送到点餐台,并将取餐码发送到手机。一般与收银台点餐是独立排序的。
自助售货机
通过屏幕选择商品,并且通过二维码支付。支付成功后可在取物口取出掉出的商品。
幸运盒子售卖机
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后,可以通过屏幕选取对应位置的盒子,三秒钟后便可以拿到掉下来的“幸运盒子”。
自助棒棒糖抓取机
以扫描二维码的方式代替传统投放游戏币的支付方式。支付后可以像传统设备一样,凭技术得到棒棒糖。
POP MART 自助盲盒售卖机
选择好想要的盲盒系列,通过二维码支付后,会讲随机的娃娃通过取货口送出。
GAP会员自助娃娃机
这台抓娃娃机在一间服装店内,只需关注服装店微信公众号并成为会员就可以使用两次。在手机上确认使用,机器像普通抓娃娃机一样便开始倒计时。
自助取票机(电影票)
顾客通过网上订购电影票获得的取票码或者二维码,到自助取票机输入取票凭证,即时获得电影票。由于便宜便捷,现在在电影院直接买票的人已经不多了,卖电影票的电话亭更是集体消失。
扭蛋机
同样是以扫描二维码支付的方式代替投入游戏币,一旦支付成功对应机器会显示投币数量,使机器生效。只需扭动三圈便可以得到一个扭蛋。
游戏机
这个游戏厅内所有的游戏机都可以通过扫码支付的方式启动,比扫码购币更加方便。不知不觉会在游戏厅玩很久。
自助按摩椅
扫描二维码支付,可开启按摩椅。经常有需要休息的人到按摩椅上躺着,有人按摩也有人就是单纯的躺着休息。
共享雨伞
芝麻信用超过500分可以免押金借伞,也不需要使用费,使用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便可。是下雨天解决燃眉之急的大利器。
共享充电宝
扫描二维码,确认授权并支付。会有随机格子中的充电宝推出。充电宝上自带三根不算长的数据线,可以满足不同机型使用。现在的价格是每小时3元,虽然有点贵,但手机没电更痛苦。
人脸识别存包柜
我们看到的时候柜机没有运行,但有使用说明。通过存包时录入人脸,取包时对比人脸,打开对应柜门的原理防止票据丢失带来的风险。
智能分类垃圾回收机
上海实行垃圾分类后这样的机器多了起来,但在购物中心看到它还是很吃惊。它可以识别可回收垃圾的种类,根据重量计算金额。垃圾分类也高大上起来了。
自助证件照拍摄柜
扫描二维码,选择照片形式并支付,才激活摄像头。可以选择背景色和滤镜。确认照片效果,现场打印,一般需要五分钟后将所有色彩打印好。照片效果虽然没有影楼好,但应对临时需求很方便。
自助售货柜
扫码支付后可以打开冰箱门,取出相应货品。与其他自助卖水机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看得见每一瓶水,并且可挑选。
所有无人化应用的“技术逻辑”都是物联网
这样的设备已经出现在大大小小的商场里。它们大都以无人自助的方式出现。但是深究其背后的技术逻辑,会发现,全部都遵循“物联网原理”。
一方面,从技术路线图角度来看这些应用符合物联网应用的条件。最直观的是它们全部连接网络,用于支付或者数据上传下载。其中一些设备还用到了精密的传感器,如量体仓、皮肤检测仪等。甚至连存包柜都可以刷脸了,图像识别量身高、图像识别扔垃圾已经是家常便饭。当然,一个应用上也可以体现多种物联网技术,如码尚的量体仓,不仅有众多传感器加持,并且时通过云计算来得出整体体型数据的。
另一方面,无人应用已经开始规模化爆发。第一个层面,单个应用的设备两开始成规模了。据哈罗单车2018年发布的消息称其已经覆盖了180多个城市,而街电也称其2018年覆盖的城市达到了近300座。其他种类的应用虽然没有覆盖这么多,但也已经在更大的空间内逐渐扩展了。第二个层面,我们接触到“无人化应用”的品类有阶梯式的增长,仅在一个商场内我们就看到了二十多个种类的物联网应用落地。除了在商场内,消费级物联网的无人化服务应用落地还有很多,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滑板、共享3D眼镜、自助咖啡机、虚拟试衣镜、自助彩票机、自助捐衣箱等。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除了消费领域,物联网在其他领域内也在发光发热。如农业级物联网的滴灌系统、自动卷帘机、温湿度测试仪、土壤检测器、畜牧自动喂食器等;工业级物联网的智能搬运机器人、智能织布机、机械手臂等;城市级物联网的智慧井盖、智慧停车、智慧充电桩、智慧消防系统、智能安保系统等。
物物连接、机器学习、云计算等等这些使物动起来、使物具有思维的技术最直观地就是可以代替人来做一部分工作。5G来了物联网就真的来了吗?实际上只有应用落地了,才是物联网真的来了。目前我们看到的物联网落地应用正朝着“无人化服务”的方向前进,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