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技术

物联网世界 >> 物联网新闻 >> 物联网热点新闻
企业注册个人注册登录

公有云黄金十年的产业机遇和投资逻辑

2019-09-23 09:40 云霁科技智锦

导读:未来公有云的投资主题词可以归纳为:技术驱动、集成为先、渠道服务为王。

云 云计算,云计算,产业互联网,云计算下半场,公有云,云服务

图片来自“123RF”

观点摘要:

2015-2025是中国公有云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除了互联网和IT巨头外,金融、制造等行业龙头通过行业场景赋能来发展公有云。

公有云产业,将经历B2C的组织化、B2B的组织化、M2B2B的组织化三阶段。

公有云的投资逻辑:技术驱动、集成为先、渠道服务为王。

传统IT行业正在被公有云颠覆和解构,未来公有云是场景和规模之战。

电商促进了物流、云计算、支付的发展,“拼多多”可能推出支付工具和云平台。

致谢:本文参考了顶级物流专家、隐山资本管理合伙人董中浪老师对于物流产业的思考,非常受益。

云计算.jpg

2015年开始,中国的公有云开始高速发展。2018年产业互联网格局下,大型政企客户成为上云主力,除了阿里、腾讯、华为、紫光这样的IT巨头外,建行、平安等产业龙头也开始布局公有云进行科技输出。2015年-2025年,将是中国公有云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公有云+产业升级”成为国家战略

90年代互联网刚诞生,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促进了美国和中国各自20年的高速发展。今天以云计算、AI、5G为依托的产业互联网,则是更加快速直接的“产业升级高速铁路”,也成为了未来中美这两个经济体发展和博弈的关键。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行业能力社会化输出”。所指的行业能力,不仅是阿里、腾讯的互联网技术能力,也包括了产业行业龙头积累的金融科技、工业制造等能力,目的是以产业互联网整合各行各业的先进技术,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国家整体的产业升级。为了适应这样的变化,除了阿里、腾讯在调整自己的组织架构,建行也在国有大行里首家成立金融科技公司,提出共享金融科技能力、以科技力量赋能社会发展的战略,为产业互联网注入新的力量。

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方面,今天中国都后发先至超过了美国。尽管产业互联网和科技输出刚起步,面临的困难还很多,但我们也有理由期待公有云黄金十年后,2025年中国产业互联网的表现。

▍黄金十年的前半场、中场、后半场

今天公有云正在加速从一个行业向一个产业发展,黄金十年也是公有云产业组织化的十年。

2015-2018年,公有云前半场,称为“B2C的组织化”

公有云模式在中国得到初步确立,以“泛互联网企业”的上云需求为驱动,实现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云化和自助式购买。虽然是企业服务,由于“泛互联网”企业的特点,服务模式更加类似于2C的模式。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服务模式以自服务和远程服务为主。公有云的前半场,以阿里云的先发优势和市场份额得到认可,腾讯、华为发力公有云业务并到在财报上披露而告一段落。

2019-2020年,公有云中场,称为 “B2B的组织化”

随着公有云的市场竞争开始白热化,以及目标客户从“泛互联网客户”变为“政企客户”,阿里、腾讯等互联网系公有云公司发现,政企客户要的不光是技术还有服务,互联网的组织文化距离真正的企业服务还有距离。后面的B的变化导致前一个B也需要重新进行组织化,包括组织架构的调整、分销体系的建立、第三方服务的整合等,目标也是自内往外的打通整个云计算产业链。

华为、紫光等IT企业的公有云,虽然在企业服务的基因和分销商体系上更有优势,但是缺乏云计算所需要的场景和规模,内部的研发模式也需要重新调整。

当前所有公有云厂商都处于组织变革的阵痛期,互联网公司在补产品和“To 大 B”服务的短板,IT公司在抢市场份额补场景和技术的短板,都是在革自己的命,为云计算的下半场积累力量。

2021-2025,公有云后半场,称为 “M2B2B的组织化”

公有云的产品当前以IaaS为主,但IaaS的趋势是同质化,未来建立公有云生态的核心则是SaaS和服务。M2B2B的M原本指的制造型企业,即制造型企业以贴牌某平台的方式对外销售。在公有云的体系里面,则是云的SaaS开发商和服务商(制造商),融入大的公有云平台(品牌商),贴牌销售给最终用户。

未来,公有云平台通过整合第三方加速自己的生态扩展,包括云服务市场、全球云代理、一体化售卖、云集成分润等。M2B2B的模式里面,品牌商除了现有的公有云平台外,行业云也将有一席之地,比如建行孵化的建信金融科技,平安孵化的平安科技、十六家银行合资成立的融联易云等。因为在细分的场景里,传统行业的龙头既有品牌也更懂行业,更容易打通上下游。(下一篇文章,将详细分析金融行业云与金融科技的结合点)。

▍黄金十年的投资主题词

公有云上半场是技术的竞争,公有云的中场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公有云的后半场将变为生态的竞争,未来公有云的投资主题词可以归纳为:“技术驱动、集成为先、渠道服务为王”。

云计算.jpg

技术驱动

公有云产业是技术驱动的重资产行业,技术驱动是第一步,而且持续需要技术投入,各大公有云公司将持续加大在网络、机房、芯片、数据库等技术领域的投资。

以云主机这么成熟的服务为例,从AWS于2006年8月宣布 Amazon EC2进行测试,正式拉开云计算商用的序幕,至今已经整整十三年了,Amazon EC2连续降价70多次,实例类型已超过185种。今年AWS推出的Nitro架构的最新EC2,由轻量级的Hypervisor、完全定制的Nitro芯片组成,性能飞速提升,与上一代EC2实例相比,价格/性能比提高了49%,和国内的公有云相比更是有压倒性优势。不断通过技术驱动,提高服务质量和性能,降低价格,以高性价比策略占领市场,仍将是公有云厂商竞争的基本策略。

集成为先

云计算的本质是云集成。公有云平台下一步的竞争要点是看谁能整合更多的云服务。集成分为强集成和弱集成,强集成就是收购或者投资,弱集成就是业务合作或者代理。

这几年公有云行业发生的一些大事,如AWS和VMware的合作、微软对Github的收购、阿里对恒生电子的收购以及最近和Salesforce的合作、腾讯对长亮科技和东华软件的投资等等,都是在强化各自的云集成战略,连华为这样坚持不碰投资的企业,最近也成立了投资公司。

可以预见,下一阶段全球各行各业稀缺价值云服务,将成为公有云厂商收购与集成的焦点。但靠收购集成不是长久之计,云集成战略的核心还是依靠共赢的分润机制来形成生态,打造类似于苹果App Store的Cloud Store。

渠道服务为王

公有云行业之前的销售以直销为主、服务以自服务和线上为主,只靠自营当前已经无法满足政企客户的需求;渠道下沉,通过分销商建立起分销渠道,整合第三方的服务能力,快速构建起自己的分销和服务渠道,将极大的提高公有云厂商卖货的效率和服务体验。

公有云上的分销和服务体系,并无法直接照搬传统IT的分销和服务模式,技术要求更高,也蕴含投资与并购的潜在机会。阿里云之前对数梦工厂、驻云的投资,腾讯云对安畅网络和嘉维科技的投资逻辑都是如此。

可能有部分同学会纠结是“数据为王”还是“渠道为王”。个人认为,马老师提的“从IT到DT”和“数据是生产资料”当然没有错,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具有投资价值也可以从数据的维度去考虑。但从公有云的角度来看,如果能集成很多云服务,自然就能拥有相应的场景和数据沉淀。另外,中国当前对于数据的的隐私保护和应用的边界还不清晰,客观上也限制了数据变现的能力。

▍传统IT行业正在被云颠覆和解构

云计算的前身是传统IT产业。传统IT的要素基本上是硬件加软件加服务。尤其在传统IT产业里面卖设备的公司,也经常戏称自己是“搬箱子、卖盒子”的。确实,中国的PC和服务器厂商,从国外进口各种芯片和零件,组装成产品卖到全世界去,这个过程被称为“集成和分销”, 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但是产业链里必不可少。

云计算.jpg

但今天,传统IT行业正在被公有云颠覆和解构。云计算出来之后,IT产业变成了IaaS、PaaS、SaaS。随着AI和5G的发展以及和公有云的集成,IT行业在发生非常深刻的革命,IT产业将被切割成“新基础设施”和“新应用场景”两部分。之前阿里提的新金融、新零售、新制造等5新战略,说的就是新技术升级了基础设施,从而促进新的应用场景的产生。

未来用户只需要关心应用场景,公有云平台就是新基础设施。当然,新基础设施的形成,除了当前的公有云巨头之外,还会集合学术界、各行各业以及政府监管机构的力量。个人认为,所谓产业互联网,就是基于科技的力量,进行各种服务的整合,形成推动产业升级的强大力量。

▍后半场,公有云是场景和规模之战

公有云最终是规模之战。所有的技术要能产生效率,要能产生价值,一定要挪到规模上去。

云计算.jpg

公有云是是类似工业时代“水电煤”这样的基础设施,但是基础设施的扩大,依赖上层消费场景的扩大。未来公有云服务商的的核心价值是产业互联网中的应用场景。而云服务则是组织场景的手段,产业互联网最重要的场景只能靠各种“云服务”来创造。

公有云上半场主要依靠先发优势和技术投入,当前中场则是看销售和渠道的能力,下半场需要拼的场景集成的能力。云集成尤其是SaaS的集成,也是需要对客户和产业需求的精确理解。

▍公有云产业发展规律可参考物流

大家可能觉得,物流和云计算看上去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为什么会拿来对比呢?

最近有幸听了顶级物流行业专家、隐山资本董中浪老师的分享:《技术驱动下的物流产业平台发展新方向》,第一次搞明白了投资物流产业的底层逻辑。最大的收获是,发现物流行业的逻辑,在云计算行业也基本适用。本文理论框架参考了董老师对物流行业的精彩论述,感兴趣的可以搜索董老师演讲全文。

公有云和物流行业一个共同的媒介: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离不开物流,而电子商务的发展又促进了物流的大发展。而云计算的诞生就是来自于全球第一家电商公司亚马逊,之后中国所有的成功电商公司阿里、腾讯、京东都成立了自己的云计算公司,没有成立的如当当之类的都没有做起来(腾讯并没有放弃电商,只是把电商业务交给生态去做)。

这是巧合吗?我觉得不是。但直到这次听董老师分享:“1.0版本的电商是零售外衣的物流公司,2.0版本的电商是物流外衣的科技公司,3.0版本的电商是科技外衣的资产管理公司”,我才恍然大悟,理解了阿里作为一家电商公司,为什么要做物流、云计算和金融科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最终的资产管理公司。这个逻辑,把电商、物流、云计算、支付的关系都说清楚了。电商促进了物流业的进化和变革,催生出了公有云和以支付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公有云和金融科技又进一步促进了传统IT产业的变革,形成了产业互联网的新基础设施和底座。

云计算.jpg

按照这个思路,也就能解释拼多多的崛起了。除了常见的微信生态和社群电商的解释外,直接复用了淘宝打造的社会化物流成果,复用了腾讯的云计算和微信支付,起步就是2.0阶段,这才实现了三年上市的跨越式发展。如果不是腾讯有投资关系的话,出现拼多多的云计算和支付公司应该只是时间问题了,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小结

公有云前半场和中场的关键词是“上云”。但是上云不是目标只是手段,以上云为抓手实现企业和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最终实现产业升级才是最有价值目标。

公有云的后半场将比前半场的战争更复杂,除资金和技术以外,最需要的是服务和赋能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通过自身的组织重组,带动上下游的组织变化,最终形成生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