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技术

物联网世界 >> 物联网新闻 >> 物联网热点新闻
企业注册个人注册登录

谷歌豪掷21亿美元收购可穿戴设备先驱Fitbit,掀起智能硬件巨头战争

2019-11-05 09:14 物联网智库

导读:Fitbit一直是该行业的真正开拓者,并创造了出色的产品,体验和充满活力的用户社区。我们期待与Fitbit的团队一起工作,并汇聚最好的硬件、软件和AI来打造可穿戴设备,以帮助全球更多的人。

在有关谷歌计划收购Fitbit的消息出现数日后,这一传言终于被证实。

11月1日,美国当地时间本周五,谷歌母公司Alphabet发布公告称,将以每股7.35美元的价格收购可穿戴设备制造商Fitbit,总金额约21亿美元,交易预计在2020年完成。

谷歌设备和服务高级副总裁Rick Osterloh 在宣布这一消息的博客中表示:“Fitbit一直是该行业的真正开拓者,并创造了出色的产品,体验和充满活力的用户社区。我们期待与Fitbit的团队一起工作,并汇聚最好的硬件、软件和AI来打造可穿戴设备,以帮助全球更多的人。”

Fitbit和谷歌,一个是曾经风光无限现在却发展举步维艰的可穿戴设备先驱,一个是财大气粗多面开花如今谋求构建硬件生态的科技巨头。从交易双方各自的需求来看,这是一门双赢的好生意。而对整个可穿戴设备领域来说,谷歌的进军或许也意味着巨头之战的加剧。

昔日的可穿戴设备明星,风光不再

如果你在物联网行业已经浸淫多年,一定还记得2014-2015年左右国内掀起的智能硬件创业潮。

受谷歌32亿美元收购智能家居企业Nest的刺激,智能硬件的热度犹如岩浆爆发。彼时,只要打开众筹网站的首页,各种打着智能旗号的硬件产品简直令人眼花缭乱。其中,智能手环是相当大的一个品类,iot101君印象里记得清名字的手环厂家就不下十家,核心功能是运动和健康追踪,而国外的可穿戴巨头Fitbit则是当时国内企业效仿和借鉴的主要对象。

用“先驱”来形容Fitbit一点儿不都为过,这家位于旧金山的可穿戴设备公司成立于2007年,创立的初心是“专注于全人类的健康”。

他们的确也是这么做的,从2008年开始,Fitbit先后推出了命名为Tracker、Ultra、One、Zip、Flex、Force、Charge、Charge HR、Surge的系列产品以及智能体重秤Aria,售价从60美元到250美元不等。

其中,Fitbit Tracker是Fitbit的首款明星单品,从2009年第一代产品问世起,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这个拇指大小的小玩意儿已经在北美掀起了一股运动健康的热潮。通过FitbitTracker,用户可以获得对自身健康全面的了解,记录的数据包括移动距离,移动脚步数量,卡路里的消耗量以及身体的活跃时间。在它的引领之下,个人便携式健康设备也成为了VC们的新宠。

在其他竞争对手还在亏损之际,Fitbit率先实现了财务健康——2014年,该公司首次实现盈利,实现利润1.32亿美元,具备了成熟的上市条件。2015 年6 月19 日, Fitbit 正式登陆纽交所挂牌上市,成为第一家上市的可穿戴设备公司。

Fitbit最初定价为每股20美元,在首次公开发行后的几周内飙升至50多美元。根据 IDC 的数据,在2015 年第一季度,Fitbit 在手环类设备中的市场份额超过 50%,在可穿戴设备整体市场的份额达 34%,这无疑是Fitbit发展历程中的巅峰时刻。

然而,后来,故事的走向却开始急转直下。随着用户新鲜感的消失和竞争对手的入局,Fitbit的日子逐渐变得不太好过起来。

2015年4月,Apple Watch正式开售,迅速成为了可穿戴市场上的明星产品,实现了1160万只的发货量,对Fitbit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与此同时,主打低端市场的小米凭借着小米手环系列产品的成功,在2015年出货已达1200万只,市场份额也从2014年的4%猛增到了15.4%。而Fitbit的市场份额则由2014年的38%大幅下滑到了2015年的27%。

苹果手表

小米手环

虽然,Fitbit 在2016年也推出了性价比较高的199美元的智能手表Fitbit Blaze,取得了不错的销量,但是,但随着苹果将入门款AppleWatch降价50美元, Fitbit的竞争优势进一步丧失。

为了扭转颓势,近年来Fitbit还陆续收购了FitStar 、Coin、Pebble、Twine Health以及Vector Watch等诸多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运动健康等产业链上下游的公司,但是花费了大额的资金,却并没有产生预期中的效果和价值。

今年9月的时候,市场上有消息传出,Fitbit正在与投资银行Qatalyst Partners接触,讨论自身是否需要出售的问题,而Qatalyst Partners对Fitbit的出售抱积极的态度,并表示包括谷歌母公司Alphabet以及多家私募股权公司对Fitbit表示出了兴趣。

昔日的可穿戴巨头,如今沦落到考虑“卖身”,不禁让人唏嘘感慨。

谷歌频频投资硬件领域,屡战屡败

“委身”谷歌,对已经12岁“高龄”的Fitbit来说,倒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归宿。

“购买 Fitbit 是一个向 Wear OS 进行更多投资并向市场推出谷歌制造的可穿戴设备的机会。”RickOsterloh 在博客中的这句话点明了谷歌吃下Fitbit的主要意图。

一向以软件著称的谷歌从来没有掩饰过自己对硬件的兴趣,但其在硬件领域却仿佛被下了诅咒似的,屡战屡败。

2011年,谷歌斥资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一举震惊了整个科技界。然而,此举本来是为了进入消费者电子市场,结果却很快一败涂地,仅仅三年之后,Google就将摩托罗拉移动以29亿美元转卖给联想。

2012年4月,Google宣布了智能眼镜Project Glass项目计划,引起了广泛关注,被许多科技发烧友寄予厚望。然而,因为开发的不顺和各种负面新闻的爆出,2015年1月,谷歌宣布将停止接受谷歌眼镜的订单,并将关闭其“探索者(Explorer)”软件开发项目,谷歌眼镜团队也将搬出Google X部门。

2014年初,谷歌豪掷32亿美元收购智能家居企业Nest。然而,自被谷歌收购后,Nest的产品组合发展非常缓慢,其营收远低于预期。Nest CEO托尼·法德尔曾在The Information爆料称:谷歌当年正开发一款类似于亚马逊Echo智能音箱的产品,Nest请求参与该产品的设计。鉴于Nest拥有的经验,你或许认为谷歌将会同意,然而,谷歌拒绝了Nest的请求。呃,这其中的纠葛叫外人难以分说。

虽然屡战屡败,但谷歌还是毫不气馁的屡败屡战,这或许跟其整体布局有关。

我们都知道,谷歌的主要营收都来自于广告——根据其最新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谷歌广告业务收入339亿美元,占到谷歌旗下业务总收入的比例超过84%。硬件终端是软件的载体,也是广告的入口,正如谷歌其他业务对于谷歌的意义一样,来自于各个不同终端的数据,均将服务于谷歌核心的广告业务,同时也是作为谷歌在除广告业务以外其他业务的拓展和延伸。

而智能手表作为智能硬件中的重要品类,如此得到谷歌的青睐也就不难理解了。尽管 Google 从未推出过自家的智能手表,但却一直通过智能手表系统 Wear OS 进行着布局。

2016年5月,在谷歌的I/O开发者大会上,谷歌首次推出了智能系统Android Wear 2.0。9月,谷歌称由于需要修复一些开发者预览方面的问题,推迟Android Wear 2.0发布日期至2017年。对于Android Wear 2.0,谷歌极为看重,并将之称之为该系统问世两年以来“AndroidWear最重要的更新”。2018 年 3 月,谷歌发布消息称将 Android Wear 更名为 Wear OS By Google,并上线了全新的网站 Wear OS byGoogle。

有了操作系统,有了Fitbit硬件能力的加持,看来,Pixel Watch的出现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

除了Fitbit平台目前所拥有的用户以及其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技术积累(根据Fitbit 2018年全年财报披露,截至2018年年底,共有2763万活跃用户,另外截至2018年年底,Fitbit共有480项专利),让谷歌看好Fitbit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其在可穿戴设备的市场份额。

据市场资讯机构Canalys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在可穿戴设备市场中,苹果的Apple Watch以38%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而Fitbit则以24.1%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谷歌对其的收购,让其直接在该领域有了与行业领头羊苹果一较高下的机会。

总 结

对谷歌这种巨头而言,“软硬件一体”是必由之路,所以谷歌生态里必然少不了能与用户时刻接触的可穿戴设备这必要一环。收购有技术、经验、人才又相对成熟的公司,正是谷歌踏入这一领域的最快途径。

未来智能硬件的市场格局会怎样,这场收购又会对可穿戴市场造成怎样的影响,我们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