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技术

物联网世界 >> 物联网新闻 >> 物联网热点新闻
企业注册个人注册登录

在经历重组之后,日本半导体行业只剩下“一地鸡毛”?

2019-12-11 08:54 与非网

导读:据外媒报道,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日前宣布退出半导体业务,将旗下相关工厂、设施及股份转让给台湾企业新唐科技。各界普遍认为,松下此举是近年日本半导体厂商调整和重组进程的重大事件,也折射出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变迁。

上世纪 80 年代,经过战后高速发展,日本半导体产业出口竞争力大增,以 DRAM 芯片为代表的半导体产品在世界市场占有率达五成以上。80 年代可谓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巅峰时代,松下则是那个时代的芯片制造巨头。

松下电器退出半导体业务,将相关工厂及设施转让给台湾新唐科技。之后,伴随芯片技术的迭代发展,美国、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新兴企业纷纷崛起,日本半导体厂商的国际地位相对下降。本世纪初,日本芯片制造商尚有东芝、NEC 进入半导体销售额全球前十;至 2015 年,全球前十的榜单上仅剩东芝一家日本企业。随着 2018 年东芝半导体业务转让交易完成,日本半导体产业的辉煌时代也随之落幕。

hand-people-isolated-finger-two-together-1105698-pxhere.com.jpg

近十年来,日本电器厂商大都进行了重大重组,纷纷退出利润微薄或者亏损的业务,传统家电业务基本被变卖殆尽,半导体业务也面临重组调整。

松下年初曾立志要在今年实现半导体业务扭亏为盈,无奈恰逢全球经济减速,各种努力下亏损面虽然缩小,扭亏为盈目标却达成无望。松下社长津贺一宏决定断臂求生:剥离亏损业务,将力量集中于具有成长性的事业。

表面来看,松下的退出是因为半导体业务长期亏损。实际上,松下半导体业务下滑有着更深刻的时代背景。上世纪 80 年代,日本半导体的高市场占有率招致日美半导体摩擦。通过 1986 年签订的《美日半导体协定》,美国要求日本政府一方面限制倾销,另一方面鼓励日本国内用户采用外国产品。1991 年,美国又通过签订第二轮协定,要求外国产品在日本市场的份额必须达到 20%,强行增加美国对日出口。

此外,美国还强行阻止日本出口。1987 年,美国认为日本未能主动限制倾销,以美国所谓“301 条款”为依据,挥舞关税大棒强行阻止日本产品输美,对日本产电脑、彩色电视机等课以高关税。可以说,日美贸易战是日本半导体产业走下坡路的开始。

此外,日本厂商的半导体业务大多是作为电器制造商的一个部门成长起来的,因此其半导体产品具有面向家电、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这种特点导致了厂商独自研发、成本巨大、重复投资的低效局面。80 年代之后,日本半导体研发力量和资金投入没有得到高效整合,半导体产品逐渐丧失价格优势,市场份额不断萎缩,公司盈利能力随之下降。

松下电器退出半导体业务,将相关工厂及设施转让给台湾新唐科技。松下的退出确实令日本芯片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存在感进一步下降,但日本企业中还有索尼可圈可点。

8 年前,索尼因电视业务下滑经营不振,2014 年卖掉了个人电脑业务,开始投资于图像传感器芯片。这一战略转型的成功令索尼重获增长动能,2018 财年营业利润率达 10%。近些年,索尼正在这一领域投入更多资源,扩大技术和产能优势。

此外,如果从更广的意义上来看半导体产业,日本虽然在高投资高风险的芯片产业上优势不再,但在投资收益相对稳定的半导体设备和半导体材料领域却牢牢把握主动。有评论认为,日本已从芯片大国转型为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供应大国。

以小吃大,松下退出半导体市场,中国企业新唐三倍股本吞下。对于科技企业而言,半导体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这一市场也存在着广泛的发展空间,不少巨头也争先恐后地加入到这一市场中,尤其是美国刁难国内企业之后,各国科技巨头更是认识到半导体的重要性,只是半导体的研发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也导致这一行业发展头部效应明显,很多小型企业只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退出市场。

松下电器退出半导体业务,将相关工厂及设施转让给台湾新唐科技。然而,没想到的是,近日日媒报道称,因为持续亏损,日本松下电器决定退出半导体行业,并且计划将旗下的半导体公司股权出售给中国台湾华邦电子子公司新唐科技。与此同时,其还计划出售和以色列半导体企业高塔半导体合资建立的公司高塔松下半导体。

说起来,松下电器在业绩还是很有名气的,实力也很强,早在 1952 年其和菲利普建立合资公司,进入半导体市场发展并且在日本国内外建厂扩大业务发展,为松下旗下的家电产品提供半导体供应。此前松下半导体业务的发展也是很不错的,在 1990 年前后松下半导体的营业额排名甚至还进军到全球前 10 的队伍中,只是后期中国台湾和韩国等地的半导体企业不断崛起,导致半导体行业竞争十分激烈,那之后松下在半导体领域的发展似乎有点力不从心。

另外,再加上近年来电视和数码相机等产品的销售大幅度下降,导致其半导体工厂的运作效率比较低,从而影响到公司的业绩表现,近年来松下半导体业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松下也没有坐以待毙,其重组业务,优化调整发展策略,只是这一系列策略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

据了解,10 月份新唐甫通过现金增资的方式筹备到 36 亿元,并且还计划通过办理现金增资发行普通股参与到海外存托凭证的发行中,发行股数以 1.5 亿股为限,如今看来其当初在短时间内办理增资业务或许也是为了完成和松下的业务收购。

但令人纳闷的是,新唐股本仅仅为 28.76 亿元,其去年营收才 100 亿出头,要知道去年 PSCS 营收超过 250 亿元,很显然新唐现在的发展不是很好,但是其却斥资 3 倍的股本去收购一家处于亏损状态的半导体部门,再次让半导体行业上演小吃大的现象,不知道未来新唐收购松下半导体部门后又会如何整合半导体的发展业务,如何实现业务上的新增长?至于这桩收购案未来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就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