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技术

物联网世界 >> 物联网新闻 >> 物联网热点新闻
企业注册个人注册登录

5G基站超过60万座,为何5G建的好用不好?

2020-10-26 10:23 与非网

导读:投资大、运营成本高、应用场景还不是十分明确,5G 建设进度是否过快?

近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纷纷宣布已提前完成全年的5G建设目标。根据工信部的数据,目前我国已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 60 万座,5G终端连接数超过 1.5 亿。

图源:新浪

在 5G 建设如火如荼的同时,也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 5G 发展仍旧存在用户体验、商业闭环等方面的问题,引发广泛讨论。

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距离 5G 套餐商用也近一年,5G 究竟为运营商贡献了多少收入?

此前,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就在中国经济 50 人论坛研讨会上表示,5G 建设有些过度超前,现有 5G 技术很不成熟,数千亿级的投资已经布下,而且运营成本极高,找不到应用场景,今后消化成本是难题。

在近日的举行的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上,华为运营商 BG 总裁丁耘也提到了目前 5G 存在“假、哑、差”的问题。当前中国的 5G 用户已经过亿,然而有很多用户买了 5G 套餐,但使用的却并不是 5G 手机;有 5G 手机的用户所在的区域可能没有 5G 的覆盖,整体来看,“机”、“网”、“套” 匹配度仍然不高。

自 2019 年 6 月 5G 牌照发放以来,在新基建等相关政策的推动下,三大运营商纷纷加快了在 5G 建设上的步伐。根据财报披露,三家运营商企业今年在 5G 上的资本开支总和将超过 1800 亿元。

投资大、运营成本高、应用场景还不是十分明确,5G 建设进度是否过快?不仅是相关专家,甚至有些网友也开始心生疑虑。

一位正在使用 5G 套餐的用户向新浪科技表示,在一些应急场景下,5G 网络下载软件相比 4G 网络确实体验提升很大;但运营商宣传的在线视频观看体验,他并没有感受到。他通过手机网络观看在线视频的需求大多在地铁场景,但目前北京地铁的 5G 网络覆盖并不好。

近日,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指出,未来 3 年我国仍会处于 5G 发展的导入期,要坚持适度超前的建设节奏,努力形成“以建促用”良好的 5G 发展模式。

何为导入期?也即是 5G 发展仍然处于初期阶段,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培育才能进入成长期,也即是需求爆发期。这意味着在工信部层面,总体的基调还是保持目前的 5G 建设节奏,等待 5G 应用的爆发和商业化落地。

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也曾就 5G 的发展提出建议。他认为,5G 技术、产品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成熟,不能一蹴而就。5G 应用中 2C 业务的发展稳步推进,但 2B、2G 业务还处在发展初期,没有现成经验可循,需要时间来探索和实践,应客观、理性看待。

他强调,同时也应该综合看待 5G 建设和发展,5G 网络建设初期投资较大,但 5G 渗透性强,辐射带动面广,是促进数字化转型、培植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利器。

对于 5G 建设成本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综合考虑宏站和密集微站的建设、运维等因素,5G 综合成本是 4G 的 4~5 倍,但运营收入将超过 4G 的 6 倍。可以认为,5G 的投资回报会比 4G 还好一些,或者至少是相当,不会出现投资无法回收的情况。

华为无线产品线副总裁甘斌此前曾在接受新浪科技等采访时表示,在 2C 方面,今年年底至明年初,可能会达到 15-20%的渗透率,届时也会迎来 2C 的爆发点。“如果站在现在的角度看 5G,可能没那么大的需要;但站在未来的角度看,对通信技术的要求是无止境的。”甘斌说,通信技术的发展需要网络先行,网络有了能力,业务才会不断涌现。

5G 套餐商用近一年 运营商 C 端变现几何?

从经济社会的发展层面,长期来看,5G 建设的投资与回报无疑是平衡的。但如果从运营商自身的角度来说,情况可能会略微不同。

近几年,随着提速降费的后续影响、用户红利的消失,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三大运营商们陷入了增量不增收的尴尬境地。而 5G 前期的投资建设成本高昂,短期内无法收回成本,对运营商的财务状况是不小的挑战。

2019 年 10 月 30 日,三大运营商联合宣布了 5G 套餐商用的消息。而今已近一年,运营商们依靠 5G 究竟赚没赚钱?

从中国移动来看,其今年第三季度的 5G 套餐用户数已达到 1.14 亿,而上半年这一数字为 7000 万;移动用户数从上半年的 9.47 亿略微下降至第三季度的 9.46 亿,这意味着目前其 5G 用户渗透率超过 12%。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移动平均每月每户收入(ARPU)从上半年的 50.3 元下降至 48.9 元,同比也下降了 2.6%,但降幅有所收窄。也即是,虽然中国移动的 5G 套餐用户快速增长,但目前来看还未贡献收入到让其 ARPU 止跌回升的程度。

这可能也与中国移动在发展 5G 套餐上的激进策略有关。此前就有用户反馈,自己是被升级为 5G 套餐;甚至还有用户表示,虽然自己升级了 5G 套餐,但手机还是 4G 手机。

不过从长期来看,将 4G 用户向 5G 迁移是个必然会经历的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有着多种提升用户 ARPU 的方法。

一位中国移动 5G 套餐用户向新浪科技表示,自己实际上并不是有 5G 网络的需求才升级 5G 套餐。他解释称,原先自己使用的是中国移动每月 88 元的 4G 套餐,但同时还要另外办理中国联通的宽带服务。而现在,他直接升级了每月 158 元的中国移动 5G 套餐,不仅每月套餐内的手机流量从 20G 升级到 60G,中国移动还另外赠送了宽带服务。“这样下来,手机+宽带每个月的费用是差不多的,但手机流量却增加了很多。”他说。

如此下来,虽然该用户的每月费用并未增长,但对于中国移动来说,既让用户从 4G 升级了 5G,同时还从中国联通挖角了一名宽带用户,可谓一举两得。

从中国电信来看,今年上半年其 5G 套餐用户达到 3784 万户(8 月增长至 5714 万户), 渗透率达 11%(8 月增长至超 16%)。虽然 5G 套餐用户总数与中国移动有差距,但在 5G 套餐用户的渗透率上却超过了中国移动。

此外,根据中国电信半年报公布的数据,其 5G 套餐用户 ARPU 为 80.6 元,用户 4G 升 5G 的 ARPU 约有 10%的提升;从上半年中国电信的移动 ARPU 来看,为 44.4 元,较 2019 年下半年有所提升,扭转以往跌势,这也意味着 5G 的价值提升初步得以显现。

至于中国联通,其在 5G 套餐的推广上相对谨慎,截至今年第三季度,中国联通仍未公布在 5G 套餐用户上的数据。

整体而言,中国联通采取了牺牲用户规模增长来换取利润的策略。这也表现在了今年以来的财务数据上,从净利润的增长幅度而言,中国联通在三家运营商中保持领先。另外,中国联通今年前三季度移动出账用户 ARPU 同比增长 2.6%至 41.6 元。

三大运营商在推进 4G 用户升级 5G 的同时,也在大力尝试 5G 在行业端的商业化落地。

中国联通就认为,从中长期来看,5G 政企应用收入增长空间巨大。从其半年报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联通在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医疗健康、交通物流、新媒体、能源、矿山等领域打造多个 5G 灯塔项目。上半年已成功拓展 162 家 5G 灯塔客户,完成 92 个商业合同签订和 70 个示范项目。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赵大春日前表示,中国移动持续推进 5G 发展加快 5G 融入千行百业,已经打造完成了 100 个涉及各行业的 5G 行业应用的标杆,在 15 个细分领域已经具备了 5G 垂直行业应用大规模推广商用的能力,比如 5G 车路协同,5G+高端制造业,5G+智慧物流等。

赵大春透露,在 15 个细分领域,中国移动 5G 的商用案例已经达到 2000 个,签约金额多达几十亿。

中国电信方面,根据其半年报公布的数据,行业标杆项目超过 1100 家,覆盖 8 大领域,累积了 300 多个应用场景。

但从目前 5G 在 B 端的落地来看,商业化才刚刚开始。

华为运营商 BG 总裁丁耘认为,面向千行百业,运营商要对行业有深入认识,不同行业对 5G 的具体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发展 5G 行业应用,需要明确能力边界,夯实服务千行百业的能力底座,落地可复制的商业模式,积极推动生态建设,特别是应用生态的发展。

就商业模式而言,今年 7 月,中国移动发布了 5G 专网产品、技术、运营三大体系,其中推出 5G 专网“优享、专享、尊享”三种模式;今年 8 月,中国联通也发布了三款 5G 专网产品和两大 5G 专线产品。这对于 5G 在垂直行业的落地,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

当然,5G 在 B 端的商业化将比 C 端更加复杂。B 端用户的需求更加碎片化和定制化,同时运营商在 B 端上的服务能力和经验也有待进一步提升;更重要的是,这并不是只靠运营商的力量就能完成的,需要整个行业共同构建完整的生态和商业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