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技术

物联网世界 >> 物联网新闻 >> 物联网热点新闻
企业注册个人注册登录

工业互联网进入加速发展期

2021-03-17 09:09 控制工程网

导读:在工业互联网趋势牵引下,ICT技术对制造业全方位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这是自2018年以来,工业互联网连续第四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地方政府纷纷提出建设和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制造产业集群,推动产业上下游数字化转型升级。充分显示了从国家到地方对“工业强区”、工业经济优化升级的重视程度,中国工业互联网正迈入加速发展期。

当前,我国的工业产业集群由于形成条件的限制,多聚焦于传统加工领域,面临劳工成本的增加、社会成本提升、人才短缺等挑战,依靠简单复制进行规模扩张,缺乏科技创新。产业集群需要从小、散、低能,走向高、精、尖端的发展方式。各地产业如果要升级,需要补齐研发、市场、供应链,服务等能力,实现供应链的拉长,上下游供应链整合,才能获得竞争优势。在工业互联网趋势牵引下,ICT技术对制造业全方位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新产业:工业互联网涉及设施建设、软硬融合应用、工业全要素的技术创新,制造业需要从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互联互通的视角来看新工业的重塑。

●新力量: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激发数据要素作用,推动制造业在产品设计、工业制造和服务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大数据开始成为新工业的核心力量。

●新平台:要推动一个区域产业整体转型升级,就意味着需要具备整个产业能力的底座供给技术、服务与生态,从企业成长生命周期进行赋能。于是,各区域政府携手华为云,从本地产业特点出发打造了城市产业赋能平台——基于云基础设施,整合产业生态资源以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产业实践服务的城市产业赋能平台,为推动城市产数融合、产业创新升级、重塑产业新格局提供核心驱动力。

新产业:无价值,不重塑

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工业打破和跨越传统界限的可能性。像约翰迪尔——一家传统进行农机制造的公司正在向销售“农场服务”的公司转型,他们用软件重新定义农耕、播种和收割过程。比如约翰迪尔能够为农业提供施肥控制系统、绿色植保自动化软件、产量计量系统、精准卸粮/卸料系统。我们看到,新产业不再以制造端的生产力需求为起点,而是将用户端的价值需求作为整个产业链的出发点。

无价值,不重塑。2019年,常州国家高新区与华为签署合作协议,打造华为云常州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项目,并与常柴股份对产品服务环节进行价值再造。华为云和常柴合作开发的“智慧发动机远程管理”平台,实现了对发动机设备的远程诊断、刷写、专家远程支持、实时状态监控、预警消息推送等智能控制。基于云、AI、5G等技术,常柴智慧发动机远程管理平台的开发和使用,实现了不解体检测准确率90%以上,有效解决传统售后服务成本高、响应周期长等难题。常柴与华为云工业互联网中心的这次牵手,推动常州农机产业向互联网、智能化发展迈了一大步。

 新力量:无数据,不制造

数据资源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是工业发展的“新能源”。通过信息技术,很多企业正在改善产品和服务过程,为传统产业注入“数字动力”。

厦门市佳贝美集团成立于1999年,从事纺织服装行业逾20年,曾是厦门地区专业针织品类制造行业翘楚。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巨大变化,公司面临服装加工工艺复杂化、产能不足等问题。在厦门市工信局以及集美区政府的支持下,华为云厦门创新中心针对佳贝美集团现有的生产以及销售特点,联合伙伴基于AIoT实现生产数据实时采集、分析、判断、平衡,将工业制造数据上云,通过对服装加工工艺的科学拆分,将每个操作动作转化为标准SOP,管理层根据各厂、各车间、各产线的实际产线特征及产能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使整体交付时间缩短12天,生产效率提高30%。

如今的中国制造,已经注入了大批量“智能因子”,催生、蝶变出以数据为核心的新制造管理模式。常州光洋轴承股份借助华为智能云车间设备联网管理系统,精准地协调生产现场,使得设备利用率提升15%。常州润邦模塑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于华为云联合打造了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后,产品整体不良率下降20%,成本节省500万/年。越来越多的企业正通过激发“数据要素”来帮助企业重构核心竞争力。

  新平台:无生态,不服务

由于工业细分场景特点,要推动产业全环节的数字化和应用创新,需要大量的公司一起参与进来。在这样的产业服务趋势下,对技术供给方是一个挑战,产业能力底座技术供给端正在发生本质变化。谁有能力提供从“云+工业全流程”一体化的全场景的整体解决方案与运营服务来满足客户需求,谁就能更好地服务区域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

东莞以制造业立市,多年来培育形成了涉及34个行业和6万多种产品的较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其中电子信息制造、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集群体量庞大,自动化程度高、制造基础深厚,形成了较为全面的产业生态链条。面对产业整体升级和区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2019年10月,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携手华为共同推出松山湖产业云项目,采用“政府引导+华为云服务+华为生态伙伴”,搭建服务平台的项目模式,肩负起将东莞打造为全国工业互联网生态与产业高地的重要使命。

经过一年多的服务运营,华为云(松山湖)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已聚集用友、金蝶、鼎捷、安世亚太、益模、黑湖科技、盛原成、智物联、微茗、语祯物联、纷享销客、甄云等生态服务伙伴,助力70余家企业上云。

  产业云助“工业强区”跑出稳健加速度

当前,国内许多传统产业依然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不少产业的产能、产量已达到或接近天花板。大量制造企业正在由传统“大批量生产”向“个性化定制”的制造模式转型,这对制造企业按需接单、柔性化制造和快速服务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只有依托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才是制造企业的突围之路。

同时,由于制造业行业差异性较大,不同行业对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需求不会完全一致,千行千面的需求不仅给工业互联网服务商造成了巨大压力,更让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面临巨大挑战。

如何破局?

华为云是这样做的:通过与地方政府积极合作,发挥双方优势,共同以产业云创新中心模式建设了一批特定区域、特定行业和专业领域的产业集群赋能平台。在区域产业落地时,华为云先围绕龙头企业打造标杆,形成共性程度较高的行业解决方案后,再到行业进行复制推广,最终助力产业上下游数字化转型升级。这种产业云的方式不仅仅向企业提供单一的联接功能,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基于产业视角进行整体赋能、提供了行业的最佳实践经验和丰富的线下服务,同时结合了多种最先进的技术手段。

目前华为云产业云已在全国落地超120个创新中心、产业集群攻关基地,通过联合300 多家伙伴,为超1.7 万家制造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华为云在推动产业的不断发展和伙伴能力提升的同时,为产业提供升级跃迁的动能。

无论你承认与否,这个世界正在加速进入产业互联的全联接时代。推动产数融合、重塑产业发展新格局,积极发展产业云是各地培育区域创新沃土,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打造工业特色示范区的重要抓手。政府、企业和生态基于城市产业赋能平台,共同构筑中国经济产数融合的坚实底座,赋能城市产业集群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