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技术

物联网世界 >> 物联网新闻 >> 物联网热点新闻
企业注册个人注册登录

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成功举办《城市感知体系 物模型要求》等两项团体标准评审会

2025-11-25 17:40 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

导读:2025年11月25日,《城市感知体系 物模型要求》与《智慧城市 多级联动指挥平台建设要求》两项团体标准评审会在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顺利举行。本次会议旨在围绕两项标准的合规性、技术先进性、实践可操作性等维度进行全面审查,提出专业修改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相关工作,建设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城市共性支撑平台规范和城市感知体系,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牵头制定了《城市感知体系 物模型要求》、《智慧城市 多级联动指挥平台建设要求》两项团体标准。

两项标准均由智慧城市产业生态圈提出,由智慧城市产业生态圈、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归口,起草单位有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都智慧城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杭州叙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欣纬智慧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星网信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国土测绘院、湖北省地图院(湖北省地图数据应用中心)、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奥泰尔科技有限公司(香港)、龙杰科技有限公司(香港)、数字城市产业生态联盟(香港)、中国物联网控股有限公司(香港)、澳门未来智慧城市研究会、炎黄集团有限公司(澳门)等21家内地企事业单位和港澳企业、协会组织机构。

2025年11月25日,《城市感知体系 物模型要求》与《智慧城市 多级联动指挥平台建设要求》两项团体标准评审会在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顺利举行。本次会议旨在围绕两项标准的合规性、技术先进性、实践可操作性等维度进行全面审查,提出专业修改意见。

会上,香港品质保证局首席运营官赵志伟,澳门大学教授黄承发,国家交通运输部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与装备行业研发中心执行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关志超,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庞观士,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副教授张沛昌,深圳技术大学副教授、物联网工程系主任宁磊,工信部物联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先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甘泉共同组成专家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深圳)秘书长王益群,深圳市标准院新兴产业所副所长李媛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行业标准代表崔昊,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标准总监钱劲,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秘书长郑华兵共同参加会议。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行业标准代表崔昊代表编制组,分别对《城市感知体系 物模型要求》与《智慧城市 多级联动指挥平台建设要求》两项标准进行了专题汇报。据介绍,《城市感知体系 物模型要求》聚焦感知产业 “技术差异大、数据互通难、安全保障不足” 等痛点,确立统一架构、互联互通、体系安全三大核心目标,通过规范物模型元素、特征列表及扩展能力,实现终端设备数字化统一表达,降低设备接入门槛与运维成本。《智慧城市 多级联动指挥平台建设要求》则针对城市治理中 “风险难预警、指挥难协调、决策难精准” 等问题,构建市、区、街(镇)三级联动架构,明确物理联动、通信联动、数据联动、应用联动四大实现路径,支撑日常管理与应急处置的一体化运作。

评审环节中,专家组认为《城市感知体系 物模型要求》针对当前终端设备数据格式不统一、接口协议不兼容、系统集成难度大等行业痛点,标准创新性提出 “城市感知体系物模型” 建设要求,不仅确立了智慧城市感知体系物模型的总体架构,还明确了属性、服务、事件、特征等核心元素内容,为智慧城市感知体系的设计、开发与应用提供了科学指导和重要依据。

专家组认为《智慧城市 多级联动指挥平台建设要求》针对当前城市跨层级联动指挥中存在的风险预警难、指挥协调难、精准决策难、高效处置难等突出问题,该标准明确提出多层级联动指挥体系建设要求,其编制兼具必要性与时效性,对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标准进一步规范了智慧城市多级联动指挥系统的功能要求及平台的多级联动要求,为相关平台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专家组建议将标准名称正式定为《智慧城市 多级联动指挥平台建设要求》。

最后,专家组一致同意两项团体标准通过评审,并建议编制组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尽快形成报批稿上报。未来,我会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联合企业,依据市场需求共同制定团体标准,共同促进物联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欢迎更多物联网企业牵头制定或参编团体标准,有意者请联系协会秘书处,18576657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