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2009年和2010年的热炒之后,2012年物联网已从概念导入进入到以实际应用的发展新阶段。2012年各部门继续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和领域的试点示范应用:工信部出台了物联网发展规划,并扩大了物联网专项资金扶持范围;财政部联合商务部出台专项资金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农业部在四省市开展的动物电子标识试点;商务部加大物联网技术在零售业的应用……
回顾2012,随着种类应用项目的实施,物联网已从概念进入到实质应用阶段。商业化的物联网(IoT)应用已逐渐在中国兴起,我们看到许多有关物联网的应用已经到来,并在多个领域如自动抄表、交通控制、物流管理和采矿等领域投入批量生产。
时值年底,物联网世界网将对2012年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进行一个全面性回顾,旨在与物联网行业同仁一起探索物联网未来发展之路。
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召开,物联网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再次受到高度关注。
温家宝总理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国家将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高性能宽带信息网,加快实现“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示范应用。
物联网作为承担改变人们未来生产、生活、管理方式重要的技术,除了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外,众多人大代表也纷纷提交各类促进物联网相关产业发展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在今年全国“两会”提案中,重点强调物联网建设,他建议加快物联网商用进程。中国移动作为国内最早投入物联网研究和应用开发的电信运营商,2010年以来,其董事长王建宙就曾多次提出要大力推进中国移动物联网业务发展。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总经理徐龙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议案,建议加快制定《电子支付法》,从立法宗旨、适用范围、基本原则、电子支付定义、电子支付类型、监管部门、电子支付主体、电子支付审批与认证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以有效规范电子支付活动,促进我国电子商务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
中星微电子公司创始人、全国人大代表邓中翰在本次两会期间他提出加大对战略性新型产业的重视和扶持力度。他在提案中指出,加大对战略性新型产业的重视和扶持力度,标准和专利战略是切入点。
全国政协委员茅玉麟提议通过推广“电子车牌”, 实现城市交通的精细化管理,对特定路段、特定拥堵时段采取车流量调控,化解拥堵。 热门微博:@中国物联网应用与推进联盟 @柏斯维 @物联传媒老杨 @张建宁jn1566
2月14日,工信部正式发布《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将超高频和微波RFID标签、智能传感器等领域明确为支持重点,并明确在九大领域开展示范工程。建机器人生产基地。
《规划》要求,到2015年,我国要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
为实现以上目标,《规划》将攻克产业链的核心技术明确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其中,超高频和微波RFID标签、智能传感器等领域被明确为“集中多方资源”的攻克重点。
《规划》称,“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物联网由起步发展进入规模发展的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
为此《规划》要求,“十二五”将重点培育10个产业聚集区和100个骨干企业,形成以产业聚集区为载体,以骨干企业为引领,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的现代产业集群。
同时,主管部门还将在重点领域开展应用示范工程,力争实现规模化应用。九大重点领域分别是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家居。
5月1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组织实施2012年物联网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专项的通知》,2012年我国将依托十大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着力突破制约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为物联网规模化发展提供有效的产业支撑。
通知称,完善物联网标准体系,着力解决我国物联网应用的互联互通问题;依托已有基础,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着力解决检测认证和标识管理问题;加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着力培育发展一批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优势的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品设备制造优势企业。
物联网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专项,将重点依托交通、公共安全、农业、林业、环保、家居、医疗、工业生产、电力、物流等10个领域已启动的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统筹推进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标准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完善产业链,为重点领域物联网应用示范提供有效支撑。
2012年无锡物联网产业规模已接近600亿元,上海市达到7亿元,今后物联网产业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中央财政自2011年起设立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并制订了《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专项资金政策执行一年来,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2012年,在总结原有政策助推物联网发展的基础上,实施了修订后的《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新《办法》对原办法规定的支持方式进行了适当调整,由财政部商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年度专项资金支持额度,定额分配示范区所在省(区、市),由地方统筹用于示范区建设、应用示范工程、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等,为我国物联网实现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
财政部按照修订后的《暂行办法》,完成了2012年对国家级物联网创新示范区的专项资金定额分配工作,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提出的2012年度项目和资金支持11月6日已向社会公示。
012年度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拟支持项目共计149项,拟按有关规定给予资金支持。聚光科技、宝信软件、长安汽车、海康威视、远望谷、佳讯飞鸿、国民技术、航天科技、万达信息等上市公司有关项目入围。
12月,央行正式发布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标准涵盖了应用基础、安全保障、设备、支付应用、联网通用五大类35项标准,从产品形态、业务模式、联网通用、安全保障等方面明确了系统化的技术要求,覆盖中国金融移动支付各个环节的基础要素、安全要求和实现方案,确立了以“联网通用、安全可信”为目标的技术体系架构。
此前中移动和银联都曾经推出过自己的标准,由于央行此前发布的技术标准与中移动的标准不兼容,银联采用的是国际市场上通用的13.56MHz移动支付标准,而中移动自主研发了2.4GHz技术标准。两个标准在技术上各有优势,但银联主导的13.56MHz标准更具推广性。目前银行、金融等机构布点的POS机等终端大都基于银联定的标准。如果推行移动的标准,势必要大量改造全国现有的POS机具设备,不仅资金投入大,短期内也难以完成,这意味着在这场移动支付标准之争里,中移动已处于劣势。
央行方面则表示,央行发布的标准并非国家标准,而是金融行业标准。自2011年来,央行积极研究规划移动支付标准体系,形成《中国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体系报告》并正式对外发布。在此基础上组织40多家产业相关单位成立移动支付标准编制联合工作组,经过充分调研、技术攻关、标准研制、专家评审、广泛征求意见等环节,最终形成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 同时几大运营商也都参与了此标准的编写,该标准将可能会是金融领域的唯一标准。
2月,商务部发布了《“十二五”时期促进零售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在“十二五”期间,目标商品零售规模保持稳定较快增长,要加强科技和信息技术应用,加大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零售业的应用,加强冷链配送、共用托盘、信息管理等技术或设备的研发与采用,开展“智能商店”试点。
《意见》还明确,要稳步推进无店铺销售。促进网络购物、电话购物、手机购物、电视购物、自动售货机等无店铺销售业态规范发展。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开办网上商城,重点支持以中小零售企业为服务对象的第三方平台建设,推动建设行业电子商务平台,促进线上交易与线下交易融合互动、虚拟市场与实体市场协调发展。
为更好地促进零售业发展,《意见》明确将落实内贸领域相关财税优惠政策,清理和整顿不合理收费,加快落实零售业用水用电与工业同价政策,推动解决零售企业空调、电梯等设备纳入增值税抵扣项目的政策,研究解决连锁企业跨地区经营税收收入分配问题,落实连锁企业跨地区统一纳税政策。积极推动相关扶持政策的制度化和常态化。
2月,卫生部起草发布《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范》和《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微生物控制指导原则》,并对其征求意见。《规范》规定,食品经营企业未来应建立产品追溯和召回制度,确保各环节都可进行有效追溯,当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时,企业应确保能追溯和召回食品。
2月,财政部下发了《关于2012年开展肉菜流通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其中,追溯管理平台建设和流通节点追溯子系统建设被定为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
6月20日,商务部公布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第三批试点城市,共15个,分别是北京、太原、呼和浩特、长春、郑州、长沙、南宁、贵阳、西安、西宁、苏州、芜湖、潍坊、宜昌、绵阳。
为进一步加强酒类流通行业管理,2月23日,商务部出台《关于加强酒类流通管理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财政等有关部门加大对酒类流通随附单印制和发放、电子追溯体系建设、酒类市场监测统计、酒类流通平台建设、酒类检验检测机构建设等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为推动《指导意见》深入实施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部下发通知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要求各地于12月31日前提交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住建部随通知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项文件。我国将扩大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以探索智慧城市建设、运行、管理、服务和发展的科学方式。
试点城市在创建期内,每年12月31日前向住房城乡建设部提交年度自评价报告,说明预定目标的执行情况。创建期结束后,住房城乡建设部智慧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依据创建任务书组织验收。对验收通过的试点城市(区、镇)进行评定,评定等级由低至高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
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应具备以下条件: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已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或相关专项规划;已完成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已有明确的智慧城市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和保障渠道,如已列入政府财政预算;责任主体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和组织管理。
2月17日,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ITU-T)第13研究组会议正式审议通过了由我国主导编制的“物联网概述”(Y.IoT-overview)标准草案,标准编号为Y.2060。该标准是全球第一个物联网总体性标准。
该标准涵盖物联网的概念、术语、技术视图、特征、需求、参考模型、商业模式等基本内容,同时反映了我国利益诉求,转化国内已经形成的研究成果,对于指导和促进全球物联网技术、产业、应用、标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标准2011年5月由我国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发起立项,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南京邮电大学、中兴通讯、工信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软件等国内相关单位,以及欧盟各国、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肯尼亚、印尼等国家的企业、研究机构和标准组织广泛参与,共同协商制定完成。
我国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作为该标准的发起方和编辑人单位,积极组织国内单位提交标准文稿,反映我国利益诉求,转化国内已经形成的研究成果。 热门微博:@中关村标准 @IEEE标准协会
5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了5项通信行业标准,并于2012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此次发布标准中包含YD/T 2398-2012《M2M业务总体技术要求》和YD/T 2399-2012《M2M应用通信协议技术要求》两项物联网标准。
目前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在物联网领域有4个国家标准在审查报批阶段;9个通信行业标准中除此次发布的2个以外,尚有2个等待发布、2个在审查报批阶段、3个在研;协会标准和研究课题共47个,其中4个.通信标准类技术报告已发布。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物联网示范工程的相继落地,物联网应用将得到快速发展,物联网应用规模化发展将指日可待!未来,谁能在物联网核心技术或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谁就将成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导者。
展望2013,“前景可期”也许是概括物联网产业发展最好的形容词。行业专家认为,由政府或行业所推动的应用将会率先起步,例如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智能抄表、智能电网、医疗/健康保健、农业、物流管理、采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