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技术

物联网世界 >> 物联网新闻 >> 物联网热点新闻
企业注册个人注册登录

“二马”之争战火再升级!小小乘车码折射出腾讯阿里的战略大计

2018-04-20 11:23 新芽newseed

导读:就在上周,腾讯提出了乘车码的“扫城”规划,希望今年接入全部一线城市,再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动乘车码向周边二、三线城市渗透。数据显示,2016年到2017年,国内已有50多个城市实现了支付宝扫码乘公交。腾讯乘车码也紧随其后,目前已在广州、青岛、驻马店、佛山、合肥、济南、淄博、莱芜、呼和浩特、常德、汕尾等多地上线。

  这两年,随处可见腾讯和阿里在各个领域的“火拼”,这次是智慧城市。

  在近日举行的2018公共交通出行峰会上,蚂蚁金服宣布计划未来一年力推100个城市实现扫码乘公交,除大中型城市,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也将囊括其中。

  而就在上周,腾讯提出了乘车码的“扫城”规划,希望今年接入全部一线城市,再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动乘车码向周边二、三线城市渗透。

  数据显示,2016年到2017年,国内已有50多个城市实现了支付宝扫码乘公交。腾讯乘车码也紧随其后,目前已在广州、青岛、驻马店、佛山、合肥、济南、淄博、莱芜、呼和浩特、常德、汕尾等多地上线。

  一个小小乘车码,折射出“二马”战略大计

  一个小小的乘车码,至于让“二马”争得如此面红耳赤?实际上,这是“二马”想依靠公共服务事业渗透中国智慧城市市场的战略大计。

  一个扫码出行怎么扯出这么大技术?这需要思考一下移动支付与出行结合的战略价值。出行是有位移的,移动支付通过链接人与空间、场景,不但可以实现便捷的位移,更是可以链接人与服务。之前口碑纳入支付宝体系,早已让外界看到,它超越支付概念的链接能力与场景构建能力。

  此外,小额、高频、高粘度的公共交通场景对巨头来说也是获取用户数据的一种手段。通过线下反哺线上流量,在支付的基础上提供类似“实时公交”、“地铁WIFI”等增值服务,挖掘更多商业价值。

  事实上,腾讯和阿里早已是一个技术与数据驱动的庞大商业平台,他们都想把沉淀的技术能力进行对外输出。去年底,蚂蚁金服公共服务事业部总经理刘晓捷表示,蚂蚁金服要向B侧、C侧和G侧输出自身的整个技术积淀和商业化服务体系,其中G侧就代表政府部门、城市管理者。

  而从公共交通部门的角度来看,地方公交部门与公司确实期待一种合理的商业模式化解痛点。长期以来,公交地铁的收益除了票款就是广告收益,盈利模式过于单一。曾有媒体报道称,其实公交地铁公司大都亏损,一直靠吃补贴运营,所以它们对变革商业模式获得赢利有更高期待。

  这种模式对于他们的想象力在于,有了阿里或腾讯任何一方的数据支撑,公共交通在关联周边商户后,能诞生很多新玩法。在民众吃喝玩乐或衣食住行诸多生活场景中,“出行”必然会是一个关键点的链接。

  “刷脸”时代来了,无卡时代还远吗?

  当然,公交地铁互联互通只是智慧城市中的一个场景。

  近来,“二马”还盯上了“身份证网证”。当居民身份证与支付宝或微信捆绑之后,可实现联网认证公民法定身份,起到替代身份证卡片的作用。相当于把身份证放进手机,今后只要出示个二维码就能证明“我是我”。

  4月17日,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可信身份认证平台(CTID)认证的“网证”,首次在支付宝亮相,并在衢州、杭州、福州三个城市的多个场景试点。

  实际上,全国第一张网证还是腾讯推出的。去年12月25日,广州南沙签出了全国第一张“微信身份证”。该应用引入了“微警认证”的人脸识别技术,通过刷脸即可完成身份认证。这让无数人惊呼,“刷脸时代真的来了”。

  网证的横空出世,对各方来说可谓一举多赢。网证解锁的应用场景多样,无论是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旅馆业登记,物流寄递等实名制场景皆可使用。对阿里、腾讯来说,支付宝和微信的用户粘性进一步增强;对于政府相关部门既节约了行政成本,又提高了行政效率;而对于广大民生来说,生活将因此更便利。

  在马化腾看来,数字民生服务会是腾讯互联网+战略中重点推进的领域之一。在4月12日的“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上,马化腾曾公开表示,“我们希望帮助政府把政务大厅搬到网上。缴费、出入境、交通、税务等手续越来越便利。而且未来老百姓不用每天把身份证、驾驶证带在身上。”

  其实,城市民众涉及到卡的部分很多,比如还有社保卡、公园年卡、图书卡、各种门禁卡、停车卡、旅游健身卡等等,它几乎关联着民众所有的出行、生活及商务场景。而这种场景的融合,能带来许多数据的共享,从而生成全新的商业模式。

  随着互联互通范围扩大,智慧城市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