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技术

物联网世界 >> 物联网新闻 >> 物联网热点新闻
企业注册个人注册登录

小米、华为和VO纷纷抢跑IoT,BAT地位将会被动摇?

2018-11-08 11:12 三声

导读:无论是生态链形式,还是松散联盟形式,都只不过是手机厂商针对IoT行业某一发展阶段形成的硬件发展策略。其目的是为了通过硬件来占领更多市场份额,维持住基本盘,在“贾维斯”真正诞生之前,建立第一阶段的优势。

无论是生态链形式,还是松散联盟形式,都只不过是手机厂商针对IoT行业某一发展阶段形成的硬件发展策略。其目的是为了通过硬件来占领更多市场份额,维持住基本盘,在“贾维斯”真正诞生之前,建立第一阶段的优势。

作者|李威

设计|张鹏飞

“站在月台上,远远地看着列车驶来。列车的灯光很刺眼,但等了好久都还没有靠近月台的迹象。忽然,列车飞驰而过,未曾看清列车的模样,就已经不见踪迹了。”

这是知乎用户Stark Einstein三年前在一个回答中所举的例子。他当时回答的问题是“人类何时才能造出《钢铁侠》里的贾维斯?”如果说《钢铁侠》第一部上映的时候,“贾维斯”还是远方忽隐忽现的列车灯光,现在,灯光已经变得刺眼起来。

“贾维斯”在十年前向人们展示了物联网时代生活方式的一种可能,也成为十年之后互联网巨头、手机厂商、家电厂商和创业者们争相卡位的又一个战略机遇,因为每个人都害怕列车在自己还没反应过来时,就“飞驰而过”。

这种紧迫感在面对销量下滑、寻找增量的手机厂商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从智能手机时代向IoT时代升级的过程,给手机厂商留下了一个重新定位自己的机会。谁掌控了更多用户的“贾维斯”,谁就能够在物联网时代的商业链条中占据更为主导的地位。也就是说,在这个时间点上,手机厂商拥有了一个与BAT争夺主导权的机会。

增量和变量

小米是手机厂商中最先开始布局IoT的。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认为IoT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拥有诞生万亿级大公司的机会。他在《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的序言中写道,2013年底,小米看到了智能硬件和IoT的趋势,虽然判断IoT成为现实至少还需要5年或者8年,为了绕开BAT这三座大山,雷军依然选择用小米做手机的经验,在IoT领域复制100个小米。

在7月9日的小米上市发布会上,雷军提到目前小米已经创造出了500多款智能硬件生态产品,并且建成了连接超过1亿台智能设备的消费级IoT平台。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IoT平台上拥有5台以上IoT设备(不包含手机、笔记本电脑)的用户近170万名。对于小米而言,四年前开始布局的IoT业务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增量和变量。

在小米发展IoT的四年中,其它手机厂商也都先后在不同的时间点,以不同的方式入局IoT行业。华为在2015年12月就发布了HiLink战略开始发展智能家居生态。魅族则在2016年加入了海尔U+物联网平台,使用魅族手机即可控制所有海尔智能家居产品。已经没落的乐视,也在风头正劲时提出过要建立以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为核心的智能生态圈。

在这个过程中不乏疑虑和反复。华为的智能音箱业务曾经成立过团队,后又解散,历经数次讨论,都被一次次否决。小米最初的物联网战略是以手机为核心连接所有设备,繁复的设置和操作往往被视为“多此一举”。手机业务蒸蒸日上,IoT如同鸡肋,这让手机厂商在一开始并没有搞清楚这究竟是谁的风口。

2018年,IoT对手机厂商的意义开始凸显。首先,智能音箱出货量的增长,为IoT设备的连接找到了一个比手机更合适的方式。其次,AI技术与IoT技术的结合,为实现语音交互和IoT设备的智能连接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然后,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倒逼手机厂商寻找下一个增量市场。

2018年6月,华为正式发布了全场景智慧生活生态战略,以及华为HiLink生态品牌――华为智选,并宣布全面推行耀星计划,还设立DigiX创新工作室等。余承东在今年的 DigiX 2018 华为终端?全球合作伙伴及开发者大会上表示,华为整体的战略是“为消费者提供全场景无缝的智能生活体验”,覆盖个人随身、汽车、家庭、办公、运动健康”几大主要场景。

7月,vivo、OPPO联合美的、TCL、科沃斯、极米科技等厂商成立IoT开放生态联盟。9月,vivo推出了自己的IoT产品Jovi物联,对60多家家电企业的主流产品进行了适配,未来一到两年将连接各个行业的主流设备。

在国产四大手机厂商之外,一加科技创始人、CEO刘作虎通过微博宣布:一加将从智能电视入手,投身互联网智能家居领域。三星也在今年公布了IoT战略愿景,不但旗下所有产品将于2020年之前接入物联网,还开启了“三星智家联合定制计划”与“三星智家生态伙伴计划”,为所有设备提供智能连接和安全解决方案。

从更为长远的角度上看,互联网时代向ABC(AI+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的转变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手机厂商们与BAT一样,都在重新寻找自己在ABC时代的位置。与单一的手机业务相比,覆盖范围更广的IoT作为ABC时代的基础设施,提供给手机厂商的不仅仅是增量,同时也是一种变量。

vivo AI全球研究院院长周围认为,随着智慧互联时代的到来,IoT的连接和服务确实将迎来新的、更大的机会。这个机会之于雷军和小米,是IoT已经成为借以建立AI时代认知的突破口,“小米用AI+IoT在这个时代立足,未来还会有5G的助力。”之于所有手机厂商,则是在ABC时代获取更大话语权的筹码。

大生态与小生态

在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战略官邵洋看来,手机一定会和家居产生联系,手机厂商不得不做这个事情,要想保证家居在手机上有好的体验,必须做这个事情。无论是采用生态链战略的小米、华为,还是奉行开放联盟方针的vivo、OPPO,手机厂商一方面在依靠庞大的手机用户群体组织以自己为核心的IoT小生态,另一方面也凭借小生态的优势,可以在整个IoT的大生态构建中贡献力量。

华兴资本的研究报告将智能家居的发展分成了三个阶段:以产品为中心的单品智能阶段、以场景为中心的互联智能阶段和以用户为中心的智慧家庭阶段。如果按照华兴资本的这三个阶段去衡量如今的整个IoT产业,会发现,手机厂商在技术端已经进入了从互联智能向智慧家庭过渡的阶段,而用户在应用端还停留在通过单款爆品引入场景化体验的时期。

这种割裂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源自华为荣耀总裁赵明所总结的三大痛点:封闭的生态、破碎的场景、复杂的操作。一方面,IoT设备的使用体验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还不尽如人意。智能音箱难以实现多轮次的语音交互,也就难以更为灵活便捷的实现对IoT设备的控制,另一方面,不同厂商的设备无法打通,也限制了IoT设备的快速普及。这也导致IoT的使用场景更多停留在了连接,而不是智能化地运用。

在这样的前提下,手机厂商的优势在于既可以通过品牌势能打造单款IoT爆品,加速IoT设备的场景化普及,又有资格成为AI与IoT技术的整合者,将更多技术整合应用到不同场景中,在分散的C端市场上建立起相对的整合优势。换而言之,手机厂商成为了一个连接AI+IoT大生态与C端小场景的重要枢纽。

在智能家居小生态的组织上,手机厂商有着天然的优势。首先,同样作为智能化的电子产品,以手机品牌做背书,数量庞大的手机用户转化成为IoT设备用户的成本更低。其次,手机厂商在技术、供应链、渠道等方面的成熟积累,完全可以被IoT产品所用,甚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复制手机成功的模式到IoT领域中。

雷军认为,小米在IoT的商业化应用上做了两件事。首先,是把一个个的产品智能化,让消费者买回家后,突然发现实现了智能家居,理顺了商业通道。其次,小米做了互联互通的模组,在技术上实现了打通,“小米智能家居产品由很多不同的公司生产,但只要用了这个模组就可以互联互通”。

华为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出的“百亿计划”,将华为的流量、技术、品牌和渠道四大能力开放给IoT厂商,通过全球前五的手机销量带动IoT设备的销售,并将与IoT厂商共享SDK、物联网LiteOS、物联网芯片、安全、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以及各种线上线下的营销渠道和技术支持。目前,在智能家居领域,华为的合作伙伴有150多个厂家,上线产品400多个。

OPPO和vive成立的IoT开放联盟则致力于在不改变厂商私有协议的基础上,实现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消费者在使用的时候,不再需要下载多个APP,可以在一个应用上实现对所有设备的互联互通。而开发者也无需针对不同品牌不同阵营的产品去做优化适配,对开发环境的生态有不小的提升。

而在大生态方面的整合则是将智能家居向智慧家庭阶段转化。依靠手机厂商的小生态实现IoT设备在更为私密的家庭场景中普及,并实现一定程度的使用习惯培养,进而实现家庭场景与移动、车载、办公场景的无缝对接。在这个过程中,手机厂商将成为注入者,将AI、数据、服务、内容、新零售等IoT大生态的能力通过IoT设备注入到家庭中。

智能电视的竞争更像是IoT竞争的一场预演。IoT时代的竞争,已经从从单一的技术、资本、服务、内容、硬件、渠道的单一或者某几方面的竞争,衍化为一种生态与生态之间的全方位竞争,或是自己主导一个生态,或是组合成一个生态,用整个生态的能力服务于用户。前者如阿里自己的庞大体系,后者如小米与百度以AI为基础的取长补短的战略合作。

谁来主导?

周鸿认为一个完整而健康的生态应该是,“在你创造的一个环境里,有大的合作伙伴,有小的开发者,就像有大树有小草,有乔木有灌木。大家都能够茁壮成长”。但是,对于一个生态而言,在大家茁壮成长的同时,也同样需要一个主生态来包容和主导各垂直生态的发展。对于投身IoT行业中的手机厂商而言,这是一个更需要尽力把握住的机会。

这种主导权的竞争,在硬件层面上展现为对可能成为连接中心的智能单品的主控。在小米的IoT布局中,智能电视、智能音箱和智能路由器都是由小米自己住控自研,空气净化器、智能摄像机、扫地机器人等非核心产品则会在生态链体系中进行孵化。而力主开放IoT生态的vivo和不做家电的华为也同样没有放弃对智能音箱的打造。

在IoT发展的过程中,手机、路由器、电视、智能音箱都曾被视作家庭IoT设备的连接和控制中心,而这种重视也决定了手机厂商进入IoT领域的路径选择。本质上,这种路径选择还是手机厂商垂涎家庭场景,甚至整个IoT时代主导权的一种表现。在语音交互时代,这种主导权的争夺正在更多地集中向AI语音助手身上。

在华为的规划里,理想的智能家居生态不止是单品的智能化,不止是用手机App简单地操控家电产品。而是各品类家电在同一平台之上,实现互联互通互控的状态,并且,围绕不同的家电产品,可以在生活、健康、医疗等多个方面,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过程。在理论上可以根植于一切硬件产品之中的语音助手则成为这种规划的完美执行者。

这种迹象在荣耀 Magic 2的发布会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这场手机发布会上,本应被重点介绍的Magic Slide极致魔法全视野屏幕、超级大脑麒麟980芯片等硬件配置信息被一语带过,对提供“具有思维阅读和机器学习能力的一体化智能生活推动者”YOYO的介绍则成了发布会的重头戏。

某种程度上,集计算机视觉、自然语义理解、深度学习、决策系统、推荐系统等AI能力于一身的YOYO,暴露出了荣耀打造现实版“贾维斯”的野心。而这同样也是目前所有AI语音助手的野心所在。设想一下,如果钢铁侠所处的科技时代真的降临,手机将会被谁取代?这个答案更有可能是集成了众多功能的AI语音助手――一个可以和人沟通的智能版操作系统。

正如雷军在一次演讲中所说,“任何设备只需要跟它讲话就可以控制会带来什么样的未来,而且我们认为不仅仅是设备上,每一个空间和屋子都有这样的系统,会无所不在。随着一年演进,这项技术越来越成熟,到7月有三千万人使用小爱同学,我相信未来百亿级IoT设备都会用上这种智能化系统, IoT智能助理是未来关键技术。”

在这一背景下,无论是生态链形式,还是松散联盟形式,都只不过是手机厂商针对IoT行业某一发展阶段形成的硬件发展策略。其目的是为了通过硬件来占领更多市场份额,维持住基本盘,在“贾维斯”真正诞生之前,建立第一阶段的优势。

随着智能化硬件数量的增长,单纯的硬件对于整个IoT领域的影响力将会是逐渐降低的,而集成用户数据与服务的AI语音助手目前看来会更具备对行业的影响力。如果智能化的硬件像如今的智能手机一样互相雷同,那可以作为选择依据的除了厂商建立的品牌,还有根植其中的AI语音助手。

无论是手机厂商,还是BAT,谁拥有直面更多用户的AI语音助理或者AI助理,谁无疑就会拥有更多话语权。至少,如果能够通过现阶段的硬件普及让AI语音助手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在其中沉淀更多的用户数据,会让手机厂商在与拥有AI技术和配套服务体系的BAT的对接中,实现分庭抗礼。

远处列车的灯光已经照映在手机厂商的眼中,能否在列车飞驰而过时登上列车,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下一个时代他们到底是为别人打工,还是让别人为他们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