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未来两年业绩弹性值得期待
近期,科创板MEMS(微机电系统)芯片企业苏州敏芯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敏芯股份)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度的业绩报告,不仅实现营收与利润的双重高增,更是在国产替代与高端赛道布局中展现出强劲竞争力。
根据敏芯股份半年报显示,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约3.04亿元,同比激增47.82%,创同期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达251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034.82万元,实现净利润扭亏为盈。
作为一家专注于MEMS传感器研发与制造的国产企业,敏芯股份成立于2007年,2020年在科创板上市,主营业务涵盖声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惯性传感器三大产品线,其声学传感器在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三。
据介绍,此次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敏芯股份在MEMS领域的全产业链研发能力,MEMS声学传感器在AI眼镜与数字麦克风领域的拓展,以及MEMS压力传感器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和医疗设备市场的广泛应用。
尤其是压力传感器产品线以43.83%的占比超过声学传感器,成为公司收入结构中占比中最高的传感器产品。
实现国产替代
2025年上半年,敏芯股份压力传感器产品线实现销售收入达1.33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67.05%。
长期以来,MEMS压力传感器因其高技术壁垒和工艺要求,外资企业几乎垄断全球市场,国内市场由海外企业主导着,整体国产化率不足5%。
在此背景下,敏芯股份在压力传感器领域实现国产替代加速,防水气压计在头部消费电子客户实现进口替代,完成向手机品牌客户的送样测试,实现从智能手表到手机领域的跨越;在微差压产品领域,通过构建“技术+市场”的双重壁垒保持领先,市占率超70%;在汽车电子领域,汽车级玻璃微熔压力传感器开始小批量交付。
近乎翻倍增长
相较于压力传感器的稳健增长,惯性传感器产品线以98.82%近乎翻倍的增长,给敏芯股份清晰地指向了机器人赛道。
惯性传感器是一种通过测量物体加速度和角速度来感知运动状态的微型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汽车、无人机等领域。其中,IMU(惯性测量单元)在机器人领域直接决定机器人的运动稳定性、姿态控制与导航定位能力。
敏芯股份积极在人形机器人传感器领域进行布局,启动六维力传感器、机器人用IMU以及手套型压力及温度传感器的研发立项,并积极跟相关厂商进行技术交流和产品应用的推动。
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宏微宇的IMU产品,在车载、机器人应用场景实现客户突破。
目前,公司布局的MEMS陀螺仪和配套ASIC芯片也已进入测试迭代阶段,未来将形成“加速度计+陀螺仪+ IMU”的全链路产品矩阵,完美匹配人形机器人对高精度姿态感知的核心需求。
结语
随着压力传感器在手机、汽车领域的进一步突破,惯性传感器在机器人赛道的落地见效,敏芯股份有望在国产替代与产业升级的双重浪潮中持续领跑。
中泰证券指出,敏芯股份在MEMS传感器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已进入收获期,压力传感器国产替代加速,惯性传感器技术突破打开成长空间,未来两年业绩弹性值得期待。
芯传感现已开启产业交流群,欢迎对半导体行业感兴趣的读者扫码下方二维码加入【芯传感-产业交流群】,一起交流分享最新动态与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