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技术

物联网世界 >> 物联网新闻 >> 物联网热点新闻
企业注册个人注册登录

通感一体,将会是UWB最大的卖点

2025-11-27 10:54 智能通信定位圈

导读:留给UWB的市场空间还有多大

《2026中国高精度定位技术产业白皮书》正在启动调研阶段,目前已经调研的企业有:

长沙驰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纽瑞芯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卓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捷扬微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华云时空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欧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瀚巍创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合肥铭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天工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芯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优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欧思微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可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飞睿智能有限公司

成都知否瑞达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非秒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泰格灵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安信可科技有限公司

……

欢迎更多的企业参与调研,联系方式见文末

当蓝牙的定位能力从RSSI到AOA再到Channel Sounding,在不断的优化与进步。

当星闪横空出世,其SLE与SLP都在强调高精定位能力,并且在华为系得到了大力推广。

在市场上各路强手的压力下,留给UWB的市场空间还有多大?这个话题,其实核心就是看UWB在市场上的卖点是什么。

根据最近几年产业的演进方向来看,笔者认为“通感一体化”的能力,将会是UWB技术最大的卖点

为什么会这样说?

先简单解释一下UWB的“通感一体”能力。所谓“通感一体”,就是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中,除了本职的通信传输能力之外,开发出的感知能力,而最典型的感知能力就是:雷达感知(不需要Tag,就可感知形态、距离方位、以及细微的动态变化,比如呼吸心跳等),当然,如果是加上了Tag可以做到更精准的测距测角信息,这样的场景如果广义上来说,也算一种感知能力,但并不算雷达感知能力的场景。

而UWB作为无线射频技术,通信能力是毫无问题的,而基于Tag的高精度定位能力,也在B端市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近几年,它的雷达感知能力(不用Tag场景)逐渐得到了开发。并且,因为UWB的带宽大,它的雷达精度不比5.8G/24G这样的中低频段的毫米波雷达性能差。

再回到正题,为什么说UWB的通感一体的能力将是它最大的卖点

首先,是笔者认为UWB的“通信+定位+雷达”三大能力,单一功能拎出来,卖点都不够,且每个方向上都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比如说以高精定位作为单一卖点,虽然,UWB的定位精度依然是最好的,市场上基于这个功能的场景需求也有很多,但是考虑了成本跟功耗这些因素之后,选择使用UWB的场景可能就没那么多了。

而这个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也有很多,有蓝牙RSSI、蓝牙CS、星闪SLE、星闪SLP等,虽然定位精度可能差一点,但是考虑功耗、成本、生态等因素之后,很多应用场景会选择使用这些竞品技术。

再比如说,如果把雷达作为单一卖点,这个市场也有很多竞争对手,24G毫米波雷达的性能跟UWB差不多,但它的功耗与成本更有优势,而如果要更好性能的雷达,就需要77G这样的高频段,所以,如果用这个做单一卖点,市场说服力似乎也不够。

所以,自然而然的,来到第二层的逻辑:通感一体多样化的能力才更有性价比

所谓性价比,要么就是同样的功能,价格更低;要么就是同样的价格,可以具备更多的功能

很显然,在当前产业初期,UWB产品价格还比较高,说服客户最大的杀手锏就是告诉客户:可以用一颗UWB芯片,同时具备多种功能

以UWB最常见的数字车钥匙功能为例,业内也有很多人在讨论,如果只是针对数字车钥匙功能,用蓝牙CS完全够用,且成本会更低,但现在用UWB这套更贵一点的方案,除了有更好的数字车钥匙体验之外,还具备车内儿童存在检测雷达(CPD)、脚踢雷达、自动泊车等功能,加上这些功能之后,UWB整体方案就不算太贵了。

事实上,UWB方案的成本也在快速降低,可能很快,UWB成本不再是它一个很明显的劣势

第三层的逻辑就是:市场上真的需要通感一体吗?

从商业的角度考虑,前两层的逻辑是没问题的,但是另外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浮现了:市场上“通感一体”的场景需求多吗,如果这样的场景不多,那技术再好,意义依然不大

从笔者了解到的信息来看,具备“通感一体”的能力,至少,能够在目前的高精度定位+雷达感知的基础上,解锁新的市场,带来增量市场。

比如说空调的雷达感知,目前主流的空调厂商都在做,未来可能做成标配功能,这个量就比较大了。再比如两轮车市场上“后向防碰撞雷达场景”,很快也会有国产两轮车会落地这样的场景。

当然,更多的增量市场还在探索中,但“通感一体”,这个概念正好是主旋律,从5G/6G这样的蜂窝通信技术演进来看,是把“通感一体”当成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功能来宣传的。

所以,通感一体新的增量市场,肯定会有华为、运营商这些产业巨头在前面引导,只要解锁了更多的新的场景,在运营商的网络覆盖不到的使用,用UWB这样的技术方案作为补充,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关于高精度定位技术产业最新的市场信息,欢迎添加分析师个人微信:

杨福微信二维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