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技术

物联网世界 >> 物联网新闻 >> 物联网热点新闻
企业注册个人注册登录

80%!国内模拟芯片公司(300671)再传“ 流片地 ”新动态

2025-04-24 16:02 芯传感
关键词:模拟芯片

导读:据富满微公司披露,其模拟芯片业务占比已达80%,流片地国内外皆有。

近日,国内模拟芯片领域再传新动态。

据富满微公司披露,其模拟芯片业务占比已达80%,流片地国内外皆有。

富满微,(股票代码300671)是一家集成电路综合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是高性能、高品质模拟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研发、封装、测试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电源管理、LED屏控制及驱动、MOSFET、MCU等。

富满微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营业总收入为6.82亿元,同比下降2.85%。归母净利润为-2.42亿元,同比上升30.58%;扣非净利润为-2.6亿元,同比上升26.81%。尽管亏损有所收窄,但整体业绩仍处于亏损状态。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电源管理类芯片(3.37亿元,占比49.39%,毛利率21.06%)、LED灯及LED控制及驱动类芯片(1.72亿元,占比25.24%,毛利率-3.39%)、其他类芯片(1亿元,占比14.68%,毛利率10.20%)和MOSFET类芯片(6978.8万元,占比10.24%,毛利率-6.79%)。其中,LED灯及LED控制及驱动类芯片和其他类芯片的毛利率较低,甚至为负。

在近期中美关税政策背景下,虽然政策阴晴不定,二级市场已然形成“国产替代”的共识——不管是对等关税、原产地认定规则变更还是半导体行业关税,“利好国产替代”的逻辑不变。

国产替代窗口显现

今年4月,中美贸易战再度升级。美国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125%的“对等关税”,中国随即采取反制措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同样加征125%的关税。

虽然政策阴晴不定,二级市场已然形成“国产替代”的共识——不管是对等关税、原产地认定规则变更还是半导体行业关税,“利好国产替代”的逻辑不变。

在半导体产业链中,业界普遍认为本轮关税博弈的最大赢家当属本土模拟芯片企业。这一判断主要基于以下逻辑:

核心在于全球模拟芯片市场的特殊产业格局。不同于数字芯片领域存在大量Fabless(无晶圆厂)模式企业,模拟芯片市场长期由IDM(垂直整合制造)厂商主导。采用IDM模式的企业如德州仪器(TI)、亚德诺半导体(ADI)、英特尔等,构建了从晶圆制造、封装到测试的完整闭环生产体系。这种模式使得其产能布局与注册地深度绑定——TI在美国本土的晶圆产能占比超过80%,ADI的美国本土产能也达到50%水平。

当中国出台"晶圆流片地即原产地"的认定新规后,政策效应呈现精准打击态势。新规实质构筑了针对美系模拟芯片巨头的关税壁垒:由于其核心制造环节集中在美国,进口产品将面临更高的成本压力。

明确“集成电路”原产地以晶圆流片地为准,这一规则直接冲击TI、ADI等美系模拟芯片巨头,其在华产品价格优势被大幅削弱。

因此中国规定晶圆流片地为原产地的政策,本质上是主要制裁几家美国模拟芯片厂,也就相应地利好国内模拟芯片厂。

“新关税规则下,美系厂商若在美国流片,其芯片进入中国市场将面临高额关税,成本或将上升125%。” 某半导体行业分析师指出,“这将倒逼国内终端厂商转向本土供应链,为国产模拟芯片厂商腾出市场空间。”

本土企业技术突围

模拟芯片作为半导体产业的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工业等领域。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5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将超10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3431亿元。然而,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正被打破。

“当前中国模拟芯片国产化率仅约20%,但政策催化下,预计未来三年年均提升5-8个百分点。” 东吴证券研究报告显示。

国内厂商如圣邦股份、思瑞浦、富满微等正加速技术突围。

圣邦股份:作为国内稀缺的全品类模拟芯片设计企业,覆盖电源管理和信号链两大核心领域,产品型号超5200款,2024年中报显示电源管理产品占比66%,信号链产品占比34%。

思瑞浦:车规级芯片实力获权威认证,2023年车规级产品超200款,覆盖汽车电子系统多领域,并通过AEC Q100认证进入全球供应链。

富满微:专注高性能模拟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电源管理类芯片占比46.71%,LED控制及驱动类芯片占比34.38%。公司车规级电源管理芯片已进入验证阶段,5G射频前端芯片部分量产,与OPPO等知名企业合作。